7月13日,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沙屿新绿”实践队奔赴民勤种林公益发展中心,以“青春聚力,沙退绿进”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九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来自甘肃、河南、成都、湖南的队员们与南开大学等高校团队并肩作战,在梭梭林养护、文化交流与生态宣传中,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为荒漠增添青春绿意。
团队合影
活动期间,实践队深入治沙核心工作,协助浇水工人抬水管、用铁锹回填沙土,以实际行动守护梭梭树苗的生长。烈日下,队员们合力拖拽沉重的水管,为干涸的沙地送去“生命之源”;风沙中,他们弯腰挥锹,将沙土细致覆盖在梭梭树根部,加固根系抵御风沙侵蚀。“每一株梭梭树都是对抗荒漠的战士,我们多一份努力,绿洲就多一分希望。”队员杨欣乐说。
队员协助浇水工人抬水管
队员在填埋沙坑
“想趁着年轻还有干劲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民勤种林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仲麟目光坚定,他扎根故土、投身治沙的初心,激励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志愿者们。来自新疆的浇水阿姨张玉梅,远嫁甘肃后与治沙事业结缘,她感慨道:“看着亲手浇灌的梭梭树苗从幼苗长成大树,心里满是成就感,这让我更坚定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决心。”队长左春雨来自甘肃张掖,自幼与风沙为伴的她表示:“组织不同地域的队员来到民勤,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用青春反哺家乡生态的责任与担当。”
队员在采访仲麟
队员在采访张玉梅
队员与工人们合影
治沙实践外,“沙屿新绿”实践队还参与了由中国民航大学高校实践团队发起全球防治荒漠化联名倡议——《地球绿盾2030:全球荒漠化防治倡议》,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团队还共同组织篝火晚会,搭建起青春交流的桥梁。夜幕下,不同地域的青年围坐篝火旁,分享治沙感悟、表演特色节目,欢笑声与歌声打破荒漠的寂静。“这场晚会不仅拉近了我们与兄弟高校的距离,更让我们感受到青年群体守护生态的共同信念。”队员陈豪义说道。

队员在星空下合影
此外,实践队还精心拍摄治沙主题宣传片,以镜头记录民勤治沙成果与青年风采,向社会传递生态保护理念。

队员在拍摄宣传片
实践活动中,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沙屿新绿”实践队以汗水浇灌希望,用行动凝聚力量,既在治沙一线展现了青年的实干精神,也通过跨校合作与文化传播,让更多人关注荒漠化治理。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名,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