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13日,西南石油大学“晋善晋美,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山西省大同市平型关战役遗址,在八路军首场大捷的战场上开展红色研学实践。面对巍峨的纪念碑,队员彭柯琦感慨:“这里的弹痕与沟壑,都是先烈用生命刻写的教科书”。
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队员们通过视频讲解、战役沙盘、战士家书等文物史料,系统了解了这场“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关键战役。当讲解员提到八路军115师以简陋装备歼灭日军第5师团千余人时,队员周晓羽在日记中写道:“将士们用血肉铸就的胜利让我明白,当代青年的担当,就该是这般以弱胜强的勇气,是明知艰难却依然向前的决心”。
实践队创新采用“沉浸式研学”模式,在纪念馆、将帅广场、纪念碑、战役遗址等地开展微党课拍摄与研讨交流。围绕“平型关精神”,队员们提炼出“三个一”内涵: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一套“灵活机动打歼灭战”的军事智慧,一份“军民鱼水共克时艰”的团结力量。拍摄的《青听·晋绥》系列微党课第二期《首战捷报震寰宇,钢铁洪流破神话》,通过了解战役背景、还原战斗过程、讲述感人故事、重走战役遗址等,让历史可触可感。随后,队员们高举右拳,在重温入党誓词中坚定初心使命。
在接受大同市灵丘县电视台采访时,队长张安迪表示“站在先辈流血的土地上,更懂‘强国有我’不是口号而是使命。”
实践队将陆续推出档案故事、微党课、高校宣讲等,让这场跨越八十多年的精神对话持续激荡青年心声。

图 1 抗战文物展示

图 2 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图 3 重温入党誓词

图 4 实践队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合影
图/周晓羽、彭柯琦
文/张安迪、陈馨玥
审核/张维
供稿/西南石油大学“晋善晋美,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