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刘红勇教授团队在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中喜获两项二等奖

来源:培养与质量办    作者:赵娜   审核:林铁军   编辑:王文东   日期:2025-11-04   访问:[]


近日,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圆满落幕。我校在此次赛事中表现亮眼,由刘红勇教授、钟声老师指导的两支队伍,分别征战产业创新、智慧城市赛道,最终双双斩获二等奖。

此次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北京理工大学总承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联合承办,西南石油大学等3家单位协办,赛事规格与专业性备受认可。大赛设置10个主题赛道,覆盖产业创新、智慧城市、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领域,吸引全国160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共收到902项优秀案例,较去年增长58%,参赛规模与案例质量均实现显著提升。经专家匿名评审,仅120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我校获奖的两支队伍,其参赛案例均源自工程管理硕士(MEM)学生的真实工程实践,由校企双方协同梳理、总结、提炼而成,充分体现实践出真知的育人理念。

智绘新境队(队员:何志衡、黄静皓、李梓豪、谭小聪、魏茂文)凭借案例《智慧筑基生态赋能——大运会东安湖项目驱动新质生产力》征战产业创新赛道。该案例紧扣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核心主题,聚焦区域特色产业布局优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等关键问题,为大型工程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实践参考。

智绘未来城队(队员:陈杰、胡丰耀、周沁知、沈洪平、杨俊杰)则以案例《五维协同,智理未来——成都未来科技城案例研究》角逐智慧城市赛道。案例聚焦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管理难题,团队创新运用工程管理思想,提出规划为引领、数据需打通、技术必规范、流程需流动、组织为保障的五维协同体系,为同类智慧城市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此次两支队伍获奖,是我校长期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践行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教学理念的重要成果。未来,我校将继续搭建优质实践平台,鼓励更多师生投身工程管理实践,推动理论知识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产出更多高质量案例,讲好中国工程管理故事,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实践型工程人才。

“智绘新境”队成员黄静皓、何志衡现场汇报情景(产业创新赛道)

一群穿着蓝色衣服的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智绘未来城”队成员陈杰现场汇报情景(智慧城市赛道)

人在舞台上表演的几个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两支获奖队伍颁奖台合照

 

下一条:学校召开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