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及新能源研发中心项目是自成都校区建校以来主体最为复杂、专业性最强、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施工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错综复杂,为保证项目进度,控制造价,确保各参建方积极配合,自项目大规模幕墙施工以来,基建处副处长周晓军牵头组织施工、监理、设计、跟审单位及校内相关人员在项目工地会议室召开每周一次的专题技术处理会。会上采用会议讨论、现场踏勘相结合,施工单位提问题,监理提意见,设计院提处理方案,高效处理。
目前项目已进入紧张的室内装修施工阶段,项目A区不仅复杂且涉及到的工种多,而且要求参建方高度紧密配合。由于A区采用中央空调,涉及的风管、排烟管尺寸大,同时天花上排布了电力桥架、消防管道等,各种管道多而密集,导致两侧通道及主入口的层高不足2.5m,局部不足1.9m。
为了解决突出的管道问题,12月3日下午,副处长周晓军再次组织了管道排布梳理及调整的专项技术会,副处长胡秀庄参加本次会议。专项会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在工地现场对A区各个楼层的管道排布逐一踏勘。施工单位安装专业人员介绍了各类管道施工中遇到的难点,设计单位的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五个专业工程师对照图纸现场进一步梳理管道走向、评估管道所在区域的可调性、涉及到的主体结构安全性,最终统一确定了新的管道排布方案,以改善建筑空间的舒适性,提高空间的通透感。
诸如此类的专题会议不仅每周一次风雨无阻,但凡项目需要,各个参建方都齐聚工地,对接处理问题,问题复杂时会议甚至持续到晚上八九点。创新创业及新能源研发中心项目从筹备之初遇到资金紧张、到施工阶段材料大幅度涨价、疫情停工,再到主体及装修阶段的疑难杂症层出不穷,所谓困难重重,这对基建处项目各段管理提出了挑战。“迎难而上”是基建处一度的工作原则,基建处处领导班子制定出了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考核措施,用心用情用智慧、攻坚克难,调动各个参建方的主观能动性,齐心协力为项目的造价、质量、进度、安全四大目标保驾护航。(规划科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