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袁竞峰教授莅临学院开展“数字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吗?”学术讲座
11月3日,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系主任袁竞峰莅临我校讲学,在明志楼A536作题为 “数字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吗?”的学术讲座,并结合该研究分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选题设计与思考。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梁琦教授主持,5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报告。
袁竞峰教授以为何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引,深入地讲解了自己对选题的建议及心得。首先在选题上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聚焦行业热点及疑难杂症,强调基础理论,聚焦基础理论研究、强调科学问题,还需与实际相结合,挖掘实际要求,解决重大难题。他强调好的选题不仅意味着天时(响应国家战略,解决行业问题)、地利(与时俱进,顺应科技发展)、人和(弥补前人空白),也意味着顶天(理论前沿,基础创新,技术发展)、立地(源自实际,成果应用,不断推广),他还分享了近三年来常出现的热点词,例如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等。随后他提出了选题需要挖掘,他基于此提出了两个问题:是否紧跟热点就是合理的?是否传统话题就难以立项?他指出传统话题依然值得研究,但必须在传统问题下挖掘出新的点,每一位申报人都有着不同的路径、思维,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紧接着他又以自己的研究“数字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例,介绍了自己在新基建方面的研究,为参会师生提供了自己关于选题的见解。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师生们围绕着理论创新、选题方向进行提问,袁竞峰教授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耐心地解答,整场讲座在浓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报告现场

互动交流
主讲人简介:袁竞峰,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系主任。主要从事于智能型交通、能源、医疗等基础设施管理,人工智能与计算实验,智慧城市等领域相关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政府及大型国企咨询课题10余项。在《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AS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基础设施与运维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及工程管理分会副秘书长、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工程管理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