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功主办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师资培训,助力高校教师AI教学能力提升

文章作者:汪乐怡 责任编辑:邓璨 审核人:刘忠慧 文章来源:

为深化人工智能与通识教育教学的融合,提升高校教师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及数字化办公方面的综合能力,2025年9月15日,“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师资培训(第2期)”在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教育部计算机课程虚拟教研室、CMOOC联盟四川省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绵阳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川省教学服务中心承办,吸引了来自二十余所高校的80余名领导和教师积极参与。培训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实操+互动研讨”的形式,为期一天(上午09:00-12:00;下午14:00-17:30),为参会教师提供了高效的学习平台。

(参会人员合影)

(参会人员合影)

会议伊始,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刘忠慧致欢迎辞。她对远道而来的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刘忠慧指出:“本次培训旨在搭建交流平台,帮助教师掌握前沿教学理念与工具,将所学融入实际教学,共同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质量,为培养时代所需人才贡献力量。”

(刘忠慧致欢迎辞)

随后,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杨梅教授分享了我校“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的建设情况。她介绍道,该课程依托“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三方协同机制,融合学校五大一级学科优势,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交叉融合”为宗旨,构建了系统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基于AI思维和工具的“问题提出—分析—建模—求解”逻辑链条,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观念,增强对数据隐私、算法公平等议题的理解,培育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应用意识。

(杨梅在分享)

杨梅表示,课程已联合百度、WPS金山等行业领军企业,将前沿技术与真实案例融入教学,累计建设了500余分钟精品在线视频资源、9套多层级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开发了30余个实践项目,形成了“线上智慧伴学—课堂研讨—线下实践”的大规模AI赋能教学模式。目前,该课程作为四川省人工智能通识高阶课程,已面向全国开放共享。西南石油大学将继续深化校-企-院合作,拓展人工智能与能源、文法、艺术等学科的融合,为学生打造更前沿的学习与实践平台。

(“人工智能基础”智慧课程平台)

培训的核心环节由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高级培训专家邓华主讲。作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总监、金山办公最有价值专家和WPS365数字化应用高级专家,邓华详细讲解了培训内容。在“WPS AI应用”模块,他演示了WPS灵犀与DeepSeek的结合应用,涵盖AI协作助手、设计助手、阅读助手和数据助手等教学场景实操,让教师直观体验AI如何赋能教学。

(邓华在讲解)

在“WPS AI实训”部分,邓华引导教师进行实训场景训练与开发,包括智能办公与学情查询、教学案例设计,帮助教师将AI技术融入备课、实施和管理等各教学环节。针对“WPS协作与团队共享文档”,他讲解了WPS365后台管理、协作群创建、智能文档协同编辑及权限管理,确保高效安全的团队协作。在“WPS会议与数字化办公应用”板块,邓华介绍了WPS日历、待办、会议功能,重点展示了AI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和日历分析的便捷性,并整合了WPS AI与DeepSeek在知识库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应用。他的专业讲解和生动演示激发了教师的积极参与,现场互动频繁,学习氛围浓厚。

(邓华与参会教师们互动讲解)

通过为期一天的培训,参会教师不仅深化了对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的理解,还熟练掌握了WPS AI智慧办公工具的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将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推动高校人工智能教育迈上新台阶,为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注入新活力。


更新时间:2025-09-22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