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1级的校友们,在毕业二十周年之际重返母校,开启了一场充满温情的返校之旅。从晨曦到日暮,校友们重走青春路,再叙同窗情,在母校的怀抱中重温那段最美的青春年华。
在南大门合影留念
上午10时许,校友来到校史馆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缓缓走过一个个展区,从1958年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到新世纪学校的蓬勃发展,每一张老照片、每一件实物展品都让校友们驻足良久。当看到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发展历程展板时,不少人兴奋地寻找着自己熟悉的面孔和场景,纷纷在展板前合影留念。
参观校史馆
随后,校友们来到曾经居住过的学生寝室2号楼和11号楼公寓。这两栋承载着无数青春记忆的建筑已经焕然一新,站在寝室楼下,往事如潮水般涌来:"记得那时候晚上熄灯后还在走廊里复习功课""看,我们宿舍的窗户还在那里"。大家抚摸着外墙,比划着当年晾衣服的阳台,笑声中带着无限的怀念。
重返学生公寓
中午时分,学生一食堂飘来熟悉的饭菜香。校友们在窗口前排起了长队。"这个味道二十年都没变!"一位校友尝了一口南充米粉后激动地说。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回锅肉、麻婆豆腐等经典菜品,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餐桌上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有人回忆起当年抢座位的趣事,有人说起在食堂勤工俭学的经历,简单的午餐吃出了团圆宴的热闹与温馨。
在食堂用餐
下午,校友们在明理楼B101教室举行“二十年重逢青春不散场,相聚忆师恩再续手足情”主题班会,活动在温馨的重逢氛围中拉开序幕。主持人逐一介绍了到场嘉宾: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易联树,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党委书记李涧松,学校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副主任龚捷,以及计科2001级全体返校校友。
班会活动现场
随后,全场一同观看了西南石油大学最新宣传片。镜头掠过挺拔的石油魂雕塑、新建的教学楼、绿茵环绕的梦溪湖,校友们凝神屏息,仿佛随着画面穿越二十年,见证母校的蓬勃发展。
观看学校宣传片
感恩·聆训环节,易联树首先致辞。他以“扎根与生长”为题,回顾了计算机专业自创建以来与学校共同的成长历程,勉励校友们保持“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精神底色。李涧松则从学院发展的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方向的突破,并深情说道:“学院永远是大家的家,记得常回家看看。”龚捷作为曾经的授课教师,笑谈二十年前给大家上课的情景,并感慨:“你们赶上了信息技术变革的浪潮,这是计算机人的幸运,也是国家的需要。”校友代表向三位老师献上鲜花和纪念品。
易联树致欢迎辞
李涧松讲话
龚捷现场“授课”
校友向老师献花
情谊·共叙环节将班会推向高潮。多位校友踊跃发言,分享二十年人生历程。现就职于川中北部采气管理处的陈林回忆起在校学习生活的点滴感慨万千,并现场即兴赋诗《变与不变》,动情的讲到:“变的是学校近年的跨越式发展,不变的是母校和我们的相互挂念。”留校任教的钟原则说:“从学生到教师,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母校的深情。”也有人谈起职场浮沉、家庭温暖,但无论走向何方,他们都铭记师恩,珍惜同窗手足之情。
陈林分享返校感悟
钟原现场发言
传承·倡议环节发布了“计科2001级助学金”捐赠倡议,旨在资助学院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子。倡议书写道:“我们曾沐浴恩师教诲,同窗互助之光,愿以此微光,照亮新一代计算机人的前行之路。”
发布助学金捐赠倡议
傍晚,全场大合影为主题班会画上圆满句号。夕阳洒落,光影之间,笑容依旧灿烂。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但无人离去,大家依旧三五成群,在教室、走廊、校园中驻足畅谈,一如二十年前下课时的模样。
班会合影留念
青春永不散场,情谊永驻心间。计科2001级校友用一次重逢致敬青春,用一份传承延续情怀,而西南石油大学的故事,仍在每一代学子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