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会实践|“油气新动力·低碳碳路者”基层志愿服务团走进马超社区开展环保活动

供稿:文/王威 蒲奕萱 图/姜寓腾        编辑:张家彬        审核:张家彬        日期:2025年08月20日        浏览:

7月2日至3日,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油气新动力·低碳碳路者”三下乡实践队与成都市马超社区联合主办系列环保主题公益活动,推动低碳理念落地,搭建高校与社区协同共治的桥梁。

7月2日,实践队联合香樟林小区开展“废品回收-爱心接力-共建家园”公益活动,构建起“居民捐赠废品—志愿者专业回收—资金反哺社区建设”的闭环模式。此次活动创新性融合“环保行动”与“情感留存”——捐赠者可在“绿色记忆”摄影角免费拍摄照片,由志愿者即时打印并装裱进定制相框,相框背面印着“低碳生活,从‘小废品’开始”的标语,既成为居民参与公益的纪念,也成为传播环保理念的流动载体。活动共接收居民捐赠的纸箱、塑料瓶、旧衣物等可回收物30余公斤。马超社区活动组织者表示,实践队的到来使得高校专业知识与社区基层资源互补,让环保公益从抽象口号变为实在行动。实践队与社区用实际行动证明,环保之路虽远,行则将至;社区建设虽微,做则必成,这场“绿色接力”正书写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温暖篇章。

7月3日,“油气新动力·低碳碳路者”三下乡实践队走进成都市新都区利民学校,开展绿色双碳环保主题宣讲活动,通过科普课堂与创意手工实践,为中小学生带来环保知识盛宴,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落地。实践队成员发挥专业特色,设计“碳达峰碳中和知多少”系列科普课程。宣讲以“一度电的旅行”为切入点,通过生动动画演示传统火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的碳排放差异,让学生直观感受低碳能源的意义。实践队成员熊梓岚表示:“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同学们亲身体验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培养‘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利民学校黄老师评价道:“这样的活动既拓展学生知识面,又培养社会责任感,期待更多类似合作。”

为让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更广泛传播,“油气新动力·低碳碳路者”实践队创新推出“低碳先锋微短片”形式,将实践中的社区活动、校园宣讲等场景浓缩其中,打造移动的“低碳课堂”。视频以“镜头里的低碳实践”为主线,既有社区居民捐赠废品时的笑脸,也有志愿者讲解环保知识的耐心场景,搭配队员们的现场解说与低碳知识小贴士,生动展现实践过程与环保理念。该微短片将通过社区公告栏屏幕、学校校园电视台、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投放,让未能参与活动的居民与学生也能直观了解低碳行动的意义,实现“实践成果可视化、环保理念传播化”,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注入新活力。

队员录制党课

实践队合影


上一条:石工院助老暖星暑期实践队走进养老院开展暑期实践 下一条:社会实践|飞针引线传千年羌韵,能源星火映红色初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