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天的青枣园实践中,筑梦油我暑期实践队的所有成员对“青春与土地”有了的深刻认知。初入大棚时,青枣从育苗到挂果的生长轨迹,讲解员口中那些关于疏果、防害的琐碎细节,突然让“乡村产业”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可触可感——原来书本里的“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藏在每一颗青枣的饱满里,藏在种植户对销路的期盼中。当发现基地困于传统销售、优质青枣“酒香也怕巷子深”时,我们这些习惯了线上生活的年轻人,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所谓“青春智慧”,是能为乡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在办法。那些迎着晨光记录的园貌、伴着晚霞修改的方案,那些为包装设计反复打磨的夜晚,让我明白:真正的实践,是把学识掰碎了、揉进泥土里,变成种植户能看懂、能用好的“土办法”。
基地讲解员那句“打开新路子”,比任何奖状都让人振奋。这让我懂得,当代大学生的担当,不必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或许只是帮一颗青枣找到更宽的销路,为一个村庄的产业添一抹新色,让知识在田间地头长出根、结出果。离开时,青枣的清甜还在舌尖,而更清晰的是:青春的意义,正在于俯身贴近土地,用点滴行动让智慧与乡土共振,让理想在解决真问题的过程中,绽放出最踏实的光芒。

全员合影
供稿人:陶禹良
供图人:吴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