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队前往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成员们聚焦“见证生态蝶变 服务乡村振兴”主题,深入考察当地尾矿库综合治理成效并投身多种形式的基层志愿服务。
工业废地焕新颜 生态修复显成效
实践队实地考察阿署达尾矿库生态修复工程现场。这片昔日的工业废弃地经过科学治理,如今已成功转变为绵延起伏的绚丽花海与生态林地。技术人员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覆土绿化、边坡稳固、水系重构”等核心修复工艺的具体应用。一名成员表示,现场观察覆土绿化、植被重建等技术实践,为理解资源型城市废弃地生态转型提供了直观案例,课本知识在现实中找到了有力印证。
深入村户办实事 青春服务暖人心
在村委会支持下,实践队分组开展系列志愿服务。队员们清理村内公共区域积存垃圾,整理道路两旁散乱杂物,有效改善村容村貌;设立流动宣传点,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向村民系统讲解地质灾害识别避险知识、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及家庭节水实用技巧,发放团队自编的科普宣传手册超过一百份;部分成员入户探望村中高龄老人,协助完成庭院清扫、物品整理等具体家务劳动。服务过程中成员们与村民深入交谈,了解他们对环境改善的真实看法和乡村发展的实际期待。
知行合一悟真知 绿色理念薪火传
队长蒋龙新在总结活动时指出,阿署达片区从“工业疮疤”到“生态花海”的显著变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写照。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服务,使成员们切身感受到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实际意义。全体成员计划系统整理此次考察获得的尾矿生态修复经验与收集到的基层需求信息,带回学校深入研究,探索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更有效地应用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西南石油大学学子将持续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1 花海修缮后图片

图2 花海全景图

图3志愿者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