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7点半,四川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余平教授在博学楼A508会议室做了题为“从马克思到海德格尔”的精彩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小飞、副院长崔发展以及本院全体师生们认真学习听取了此次学术报告。讲座开始之初,张小飞院长首先代表全院师生对余平教授的到来表示出热烈的欢迎。
余教授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从社会现实到哲学深度,深入浅出的引发大家的思考。余教授指出:“马克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学科,实际上是中国大陆学者的命运。”从汪峰的《像个孩子》里面“当我站在大桥上面静静凝视高速公路 没有人能知道我有多想哭”这句歌词出发,到各国高速公路的现状,引发出这种伦理文化的差异,再到改革开放之初,对“科学”的各种译法,都生动形象地诠释了马克思认为的“哲学在海德格尔就终结了”的正确理解。
余教授从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讲到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起义者马克思,再讲到在西方思想史上起转折作用的海德格尔,虽用平平的语言却为在座的全体师生勾勒出一幅哲学的宏伟图画,如慢捻抽丝般将这些哲学大家思想上的联系剥离开来,让整个讲座的学术氛围热烈异常。
余教授讲解之后,崔院长对整个学术报告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经过余老师的讲授,相信全院师生在哲学领域有了更多的受益,也希望全院研究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明确余教授讲的方法论意识,多用怀疑的态度去学习,带着研究批判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
最后,在座的师生就讲座的内容中的不解之处与余教授进行了交流学习,在浓烈的学术氛围中,此次学术报告会圆满成功。
学术报告会现场
余教授精彩的讲授
余教授与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