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按照《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开展2025年成都市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经各单位积极申报,共收到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申报材料63份,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申报材料251份。经资格审查和专家评审,知源爱心协会发起的“碳寻地脉 —— 青少年地球科学公益5G科普项目”获批2025年成都市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2025年成都市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名单

活动目标:
立足石油类高校地质专业特色,深度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探索青少年科普教育创新路径,以沉浸式、互动式科普模式,厚植“科学家精神”文化土壤。秉持“以科学启迪心智,用精神点燃理想”理念,引导青少年感悟地球科学的魅力,培育科技报国的志向与担当,为国家地质能源领域储备创新人才。
主题内容:
(1)构建立体科普矩阵,深耕地质知识传播
打造“探岩观微”“数字地学”“岩迹镜语”“声传地蕴”“文韵地科” 五大科普模块。
“探岩观微”:组织青少年使用专业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让青少年零距离接触真实岩石标本,触摸地质科学的温度。结合精心制作的地学微课堂与科普短片,线上线下联动,将微观地质世界的瑰丽直观呈现;
“数字地学”:带动青少年利用三维建模与动态模拟技术,参与虚拟地质场景搭建,复原地质构造变迁,将抽象的地质理论转化为可视化的立体模型,从板块漂移的宏观图景到地层褶皱的微观细节,沉浸式体验地质演变过程;
“岩迹镜语”:鼓励青少年参与原创地学文化文创作品的演绎与拍摄。通过创意构思与镜头语言,将显微镜下的岩石形态、地质演变故事以情景剧、动画短片等形式演绎出来,让青少年用艺术创作展现地质科学之美,实现科学知识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
“声传地蕴”:邀请地质领域院士、权威专家及行业劳模,开设地球科学百科讲坛与深度科普宣讲。活动同步录制并剪辑成系列音频课程,让深奥的地球科学知识随着音频流淌,真正实现科学知识 “声” 入人心,深入理解地质科学背后的深厚底蕴;
“文韵地科”:依托《新地科》科普期刊,系统阐释地球演化规律与能源科学知识,同时通过“科学解忧信箱”实现长期互动交流。此外,借助移动地质科普馆、科普巡展车和 3D科普影院,构建充满人文情怀与科学探索精神的“文韵地科”独特环境;
(2)创新科普载体,拓展科普覆盖面
开展系列主题科普讲堂、校园开放体验日活动,以“科普 + 创作” 的融合模式,面向青少年征集地质主题的诗歌、绘画、短视频等创意作品,激发其科学探索热情与艺术创作灵感,实现科学知识的趣味化传播,扩大地质科学的社会影响力。
(3)传承科研精神,致敬地质先驱
团队围绕“寻迹地质脊梁” 这一主题,以“深度寻访科学家典型人物+调研”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深入走访石油地质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与行业楷模,通过访谈调研挖掘其科研故事与奋斗精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图文、视频等多元教育资源,融入科普活动,以榜样力量激励青少年树立崇尚科学、勇攀高峰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