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上,体育学院研究生会在体育馆113开展科学报告会经验分享。本次活动由学院研究生会学术交流部负责,主要聚焦会议级别和类型的知识普及。
杨司涵分享
学术交流部杨司涵以体育会议分类为切入点,强调其是体育科学发展的核心载体。他介绍,一级会议如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国内最高层次综合学术盛会,采用 “主会场 + 分会场” 模式,涵盖多领域专题交流;二级会议则包括北京体能大会等专项会议及省级学术论坛,为本次讲座铺垫了专业背景。
吴松凯分享
学术交流部吴松凯以第五届 “川渝云贵” 青少年校园足球文化交流活动科报会为例,讲解体育类会议投稿要点。他指出,投稿需采用 学术论文标准格式,标题要明确研究方向,摘要需概括核心观点。
赵光鑫分享
2025级硕士研究生赵光鑫为大家分享自己的写作方法,建议结合科报会主题筛选足球运动相关选题,引用权威数据增强说服力,还分享了通过会议官网查询投稿截止时间、格式要求的实用技巧。
会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讲座系统掌握了会议的级别划分标准与核心特征,解决了过往对会议分类的认知模糊问题。接下来,学术交流部将会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同学们学习与交流提供平台。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