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生事务    >   学生工作    >   正文

西南石油大学:探寻芦山瑰宝,感悟金丝楠根雕千年魅力,走进中国金丝楠艺术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5-08-09      作者:张芷涵 马一帆 李玉婷     编辑:张在湘     审核:于百江     浏览:[]


在神秘北纬30度线上,四川雅安芦山县如同一颗被青衣江水浸润的翡翠。这里群山环抱、河流密布,丰沛的雨露与温润的季风,孕育出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金丝楠木。千百年来,当地匠人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将自然的馈赠升华为不朽的艺术。7月9日,石大“政”能量暑期实践队踏入了中国金丝楠艺术博物馆的大门,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朝圣之旅。

大师匠心,木中史诗诉说家国情怀

步入三楼大师展厅,一股清雅深邃的幽香如丝如缕,悄然沁入心脾——这是千年金丝楠油脂在岁月中缓慢散发的幽韵。实践队员们瞬间被栩栩如生的根雕世界所震撼。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时代的回响:刻骨乡愁、民生画卷、生态呼唤……根脉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红色印记"展区,抗日英雄乐以琴的雕像巍然矗立。艺术家以遒劲的刀工,在楠木虬结的肌理中刻画出飞行头盔的硬朗线条,又在木纹流动处自然形成飘动的战袍褶皱。当灯光掠过,金丝纹理如烽火闪现,将"空中赵子龙"驾机冲向日舰的悲壮瞬间凝固成永恒。转过回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吴坤的"芦山史诗"系列铺展开四幅历史长卷。芦山人民收复故土、虔诚祭拜、辛勤建房、市集贸易的历史长卷在根木上磅礴展开。十八尊罗汉根雕,更化身十八种人间职业,无声诉说着大地上的劳作与信仰。

讲解员为队员们介绍根雕作品

数智赋能,沉浸式触碰千年生命密码

博物馆二楼化身科技与历史交织的研学天地。在智能演示台前,队员们亲手“体验”根雕从选材到上漆的全流程,数字化手段让古老工艺触手可及。仿古学堂内,根雕制作技艺的奥秘被层层揭开。研学高潮在4K环幕5D影院到来——当动感座椅配合风雨模拟与森林气息,队员们跟随虚拟向导“小楠”,在全方位沉浸体验中见证了金丝楠木历经千百年风雨雷电、汲取天地精华的壮丽生命史诗。震动、气息、影像交织,一段树木的成长史化为抵心灵的文明对话

队员们在体验博物馆研学照片

队员们在体验博物馆研学项目

寻根问史,触摸文化传承千年脉络

探索的终点回归一楼的历史长卷。在讲解员引领下,队员们系统梳理了金丝楠根雕艺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发展脉络,理解其作为芦山文化符号的厚重底蕴与生生不息。

当实践队员走出博物馆时,暮色中的芦山县城华灯初上。博物馆的灯光渐次亮起,那些静默千年的金丝楠木,在光影中流淌着岁月的鎏金。它们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又向着数字化传承的未来延伸。每一道金丝,都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生命密码;每一次雕琢,都是过去与未来的隔空对话。当年轻学子们带着木香浸润的记忆离开,一种文明的薪火,已在金丝闪耀中完成了又一次传递。

队员们在中国金丝楠艺术博物馆前合照

此次博物馆之行,石大“政”能量实践队不仅近距离感受了金丝楠根雕“化腐朽为神奇”的东方美学与精湛技艺,更见证了芦山如何以数字化创新为千年瑰宝注入时代活力。北纬30度的自然馈赠与人类智慧在此交融,一部镌刻于金丝楠木上的中华文明密码,正通过科技与传承,向世界娓娓道来。

上一条:西南石油大学:访自强模范悟奋进精神 下一条:法润青山护绿荫,青春聚力筑防线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葳蕤之光”实践队赴上游村开展森林防火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