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一场以“赓续感恩薪火 共筑生态校园”为主题的学子感恩林维护活动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吸引百余名跨年级学子与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共同参与。经过两小时的生态实践,不仅为校园生态画卷增添新绿,更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下感恩与奉献的种子。
当日下午16时,身着统一志愿服的参与者已在林间步道有序集结。青志协骨干成员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依据感恩林地形特点划分三大功能区:垃圾清运组、落叶归整组、植被养护组,并创新采用“老带新”分组策略,为每组配备经验丰富的环保导师。
分工完成后,各小组如精密齿轮般高效运转。各小组迅速投入工作。垃圾清运组运用网格排查法,对隐蔽角落进行拉网式清理;落叶归整组创新采用分区堆叠+自然覆盖工艺,将落叶转化为生态肥料;植被养护组则化身校园美容师,为灌木进行精细化修剪。
劳动间隙,青志协成员化身校园文化讲解员,通过移动微课堂形式,讲述感恩林建设历程:从2015年首期学子种下的918棵银杏苗,到如今形成“春赏花、夏乘凉、秋观叶、冬看枝”的四季景观;从最初简单的植树活动,发展为涵盖生态维护、文化传承、劳动教育的综合实践平台。这些生动故事让参与者深刻领悟到,感恩不仅是言语表达,更是用行动守护共同记忆的责任担当。
参与学子在活动反馈中写道:“这次劳动不是简单的环境清洁,而是一场立体化的成长课堂。我们既学会了耙子的正确握姿、垃圾分类的精准判断,更在团队协作中理解了责任的分量。当夕阳为感恩林镀上金边时,我忽然明白:最美的风景,从来都是用双手创造的。”这场充满温度的生态实践,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