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优秀人才 |全国优秀教师 |正文

全国优秀教师

郭小阳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8日    作者:    编辑:hgyzyw    审核:    点击:[]

郭小阳,男,1951年5月出生,祖籍山西汾阳,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1973年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开发系钻井工程专业,1977年毕业留校,历任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助教、班主任、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党总支书记,曾任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书记,现任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系西南石油大学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首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青年骨干教师,是中国石油学会与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会员,中国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工程标准化特聘高级专家委员、中国石油学会工程委员会钻井基础理论学组成员、固井学组副主任。 长期从事油气井工程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部省级科研项目和油田协作重大项目5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局级科技进步奖数十项;在石油专业核心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EI收录18 篇,主、参编专业技术著作5部;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负责完成4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并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完成1项集团公司级企业标准的制订,正在起草行业标准1项。目前正带领团队承担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三级专题)、2项省部级重大专项课题以及5项油田重大协作项目的科技攻关。 善于综合应用地质学、化学、流体力学和石油工程等多学科理论,以机理研究为突破,以能够形成针对性与创造性强、转化率高、应用效果显著的工艺技术为目标,成功解决了四川、新疆、长庆等我国主要油气田近年来固井完井领域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各主力油田复杂酸性天然气藏开发中,首创并应用超高与超低密度、防气窜、抗腐蚀水泥体系,实现首次超高温度、超长封固井段固井成功和全井优质等多项纪录,系中国石油固井界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首选专家。同时,还开设和主讲了《钻井工艺》等9门专业课程,指导硕、博士生80余人,已毕业54人。

 

下一条:庄稼

关闭

版权所有 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学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 联系电话:028-83037406 邮编:6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