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后期工作的通知》要求,遵照我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细则》的规定,在我院稳定有序推进毕业设计选题、开题答辩、中期检查、重复检测工作基础上,202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全部以线上方式进行。为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答辩环节不少,质量不降,毕业生按期顺利毕业,特成立毕业答辩领导小组,并制定对答辩相关过程作出以下要求。
一、工作领导小组构成及其职责
组长:黄旭日
副组长:范翔宇、范起东
成员:胡明、唐洪、刘小洪、李凌、夏青松、杨辉廷、路俊刚、赵虎、吴勇、赵军、程超、王成武、姜照勇、曲宏略、张伯虎、张俊峰、周雅倩、徐婉月
秘书:张俊峰、周雅倩、徐婉月
督导组:朱江、蔡正旗、谈德辉、陈景山、张白林、董兆雄
职责:制定学院线上答辩方案及答辩后各项工作要求,推进毕业设计答辩各项工作的展开,监控学院毕业设计答辩秩序与质量,协调毕业设计答辩中的突发状况,做好毕业设计后续工作质量把关,答辩学生督导等。
二、答辩准备
1.线上答辩要求采用网络视频答辩方式进行,可采用钉钉、腾讯会议、QQ、ZOOM等平台,具体由各教研室选定。网络视频答辩软件要求:软件功能稳定、操作简单易用、可以允许30人同时在线、支持共享屏幕在线播放PPT、可在线共享文件等。
2.答辩资格审查。各教研室应做好答辩资格审查工作,凡审阅、评阅、抄袭检测任一环节不通过的学生不得进入答辩环节。答辩前,各教研室要组织教师完成评阅工作,填写考核意见书,并将考核意见书发到各答辩小组秘书处。
3.答辩前,成立学院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答辩小组应组织规范、成员安排合理。原则上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每个小组至少应有5位教师,组长为外聘专家,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各学院应于答辩前对答辩小组秘书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及要求;建议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预答辩指导。
4.答辩组成员和答辩学生须提前下载、安装视频会议软件、熟悉线上平台的使用方法。各答辩组在正式答辩前组织答辩老师和答辩学生测试视频会议软件使用情况,尤其要测试答辩学生PPT共享屏幕的情况,防止正式答辩时卡顿发生,确保答辩老师和答辩学生熟悉线上平台的使用方法,确保答辩顺利进行。答辩期间应加强对在线答辩会场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答辩秩序正常。
5.学生应按照学院要求做好答辩准备工作,如学生确因网络不畅或没有按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参加在线答辩的,可向学院申请参加缓答辩。
6. 与学校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企业可根据学生人数按照学院对答辩组的要求单独成立答辩小组。答辩组成员为具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资格的行业或企业专家,答辩小组秘书由教研室指派老师承担。
三、答辩流程
1.答辩组织:答辩秘书根据答辩时间召集答辩组成员、答辩学生进入线上平台,允许有限旁听学生参会,要求控制人数、核对身份,并禁言,做好参会人员记录。为了营造良好的答辩氛围,原则上要求答辩组成员尽量在集中场所参加答辩。由于答辩组需外聘专家参与无法集中可以灵活处理。
2. 答辩小组组长主持会议。组长介绍答辩组成员并宣布答辩开始。
3. 答辩学生开启摄像头,答辩组长确认答辩学生身份,告知录制开始并安排答辩组秘书按照要求对答辩过程进行录制。学生就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研究成果等进行报告,学生陈述时间与答辩时间与原线下形式相同。要求每个学生的汇报、提问、回答问题连续进行,时间不少于20分钟,其中汇报不少于10分钟,提问及回答问题不少于10分钟。答辩组应根据评阅教师的问题和学生汇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问,提问数量3~5个,注重考查学生独立完成工作情况和综合能力。应先宣读评阅人质询的问题,再由答辩组成员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提问,学生记录后统一作答。答辩过程中,学生不得离开答辩会场,直到答辩小组组长宣布答辩结束。
4.答辩结束,经答辩小组评议后,由答辩小组组长向答辩学生宣布答辩结果。答辩未通过的学生不得进入总成绩评定环节,即该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总成绩为不及格。
四、答辩要求
在答辩过程中要确保视频答辩的效果,做好答辩情况记录,并视条件进行全程或部分录音或录像,将答辩图片、音(视)频资料等答辩材料做好归档。
在答辩过程中若学生答辩题目与各答辩组使用的分组名单中的题目不符合,请告知学生提醒指导教师在系统内变更题目相关信息。
各答辩组应高度重视本届毕业答辩工作,确保在线答辩与线下答辩实质等效。
对于答辩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答辩学生网络中断),经过答辩小组判断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构成有效答辩的,可以提请学院择期安排补答。
五、质量监控
为了更好地保证在线答辩与线下答辩实质等效,学院成立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督导小组,答辩期间,与学院领导一起全过程参与监督学院答辩,进入线上答辩会场,检查毕业答辩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反馈,检查后形成检查报告提交至学院教学办公室。
检查内容包括:(1)答辩组织情况主要体现在成员有误缺席,答辩过程规范有序,答辩组成员认真听取学生汇报、履行成员职责,学生态度端正,遵守会场纪律;(2)学生汇报及答问情况主要有汇报准备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分析归纳合理、结构严谨,过大问题有理论依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有深度,答辩时间符合要求等。
六、答辩意外情况处置预案
以答辩组为单位,搭建师生无障碍通道QQ群,在答辩中有任何意外情况出现均可以第一时间在群里进行沟通解决。
对于答辩中发生的意外情况,经过答辩小组判断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构成有效答辩的,可以提请学院择期安排补答。
七、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应按照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执行。在答辩通过的前提下按照开题报告:审阅:评阅:答辩=1:3:2:4的比例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分数,然后按优秀[90-100]、良好[80-90)、中等[70-80)、及格[60-70)、不及格[0,60)给出成绩等级,未进入答辩环节或答辩未通过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记为不及格。
各位指导教师务必在2020年6月9日15:00前在系统内提交学生成绩等级,老师在登录成绩的同时再次核查系统内题目信息是否准确,请注意:在“毕业设计管理模块”中“毕业设计成绩录入”中选择相应的成绩等级,不得录入分数,其中特殊情况按如下方式处理:
未通过答辩的学生成绩记为不及格;
未参加答辩的学生成绩记为不及格,特殊原因记为“旷考”;
未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成绩记为不及格,特殊原因记为“旷考”;
未通过开题答辩,没有后续过程的学生成绩记为不及格,特殊原因记为“取消资格”,指导教师填写取消资格情况说明,视为毕业设计(论文)未修。
参加缓答辩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记为不及格,特殊原因记为“缓考”。
八、评优申报
1、6月9日15:00前各教研室依据《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奖及优秀奖评选办法》(西南石大教【2015】119号)上报校优论文推荐名单(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的比例控制在各教研室答辩学生总数的3%以内,其中创新奖0.5%),并最多推荐一位优秀指导教师(必须有学生论文为优秀论文)(依据《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办法》(西南石大教【2015】118号))。
2、6月11日上午10:00前提交校优推荐表(电子档及纸质档)、申请表(纸质档)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大摘要(电子档)。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大摘要在3000字以内,大摘要电子版为word文档,命名格式为“学生姓名_学号_专业”。
九、毕业设计资料归档
各教研室完成归档资料内部全覆盖检查后于6月19日前以教研室为单位完成学生毕业设计资料的归档(纸质+电子)材料交至学院资料室明辨楼A312孙嘉戌老师处。
毕业设计(论文)归档应按照“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第四十八条执行,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所有选题学生(含不及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均应归档。其中,对于可能的几种特殊情况,分别按下列办法处理。
(1)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但未参加答辩或未通过答辩,归档材料应有任务书、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考核意见书等所有材料。
(2)学生通过开题答辩,但未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归档材料应有任务书、开题报告、考核意见书等部分材料。
(3)学生未通过开题答辩,没有后续过程,按照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取消做毕业设计(论文)资格,归档材料应有任务书、取消资格说明等材料。
2. 学生归档材料中加入经指导教师签字确认的 “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简洁)” ,调整检测通过标准的,还需同时附经学院审定同意的指导教师说明,同时需要归档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
3. 考核意见书各项内容填写完整正确,如签名、日期等不应有遗漏;审阅、评阅、答辩的时间先后顺序无误等。
4. 评语应与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完成情况吻合,且与分数相符,避免雷同、笼统、过于简单、评语与分数矛盾等现象。注意评分表中分项分数之和应与总分相等,杜绝出现分数加错、分项得分超过分项满分、抄写错误、分数与等级不匹配等情况出现。
5. 归档的毕业设计(论文)原则上只保留最终版本。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0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