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专家讲坛 第122期】10.22 嫦娥四号着陆区测月雷达探测剖面及精细结构解译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9日      作者:     编辑:李明科     审核:     浏览:[]

报告题目:嫦娥四号着陆区测月雷达探测剖面及精细结构解译

报告时间:2020.10.22上午9:30-11:00

报告地点:明辨楼D404

报告人:宋汉杰(副研究员)

报告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报告内容简介:

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其着陆点位于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南极-艾肯盆地。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了对月面物质成分和浅层结构的原位探测,其中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的测月雷达能够获得月球车路径下方的地质剖面,揭示地下的分层结构。测月雷达基于月面进行探测,所探测到的反射信号能量大,特征清晰,信噪比和分辨率远优于主频5 MHz的星载雷达探测。测月雷达两个通道的主频分别为60 MHz500 MHz,探测深度分别约50 m (空间分辨率10 m)500 m (空间分辨率0.3 m)。高频通道用于探测浅部月壤及其下伏溅射物的高分辨结构,低频通道用于探测深部的溅射物和玄武岩等分层结构。测月雷达所获取的浅层结构剖面表明玉兔二号所探测的月面物质来自于芬森撞击坑,而非自冯·卡门撞击坑自身的充填玄武岩;此外,测月雷达剖面揭示了着陆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撞击溅射堆积和多期次玄武岩浆喷发充填。这些新发现对于认识月球南极-艾肯盆地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月球内部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后续探测与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报告人简介:

宋汉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副研究员,空间中心‘九章人才’计划,研究方向为“勘探地震学”和“行星物理”。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我国探月工程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目前专攻嫦娥三、四号测月雷达和未来天问一号火星雷达数据处理和高精度成像。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主办单位:

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