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博导)

姓名

王剑

出生年月

1962.06

职称

教授

硕导/博导

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

沉积学

研究方向

沉积大地构造、含油气盆地分析

所属室所

基础教研室

联系方式

Email:   w1962jian@163.com

个人简介

 

剑,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沉积能源及沉积大地构造专业,国土资源部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曾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党委书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沉积学会(专委会)副主任、《沉积学报》副主编等。近十多年来,作为工程首席科学家及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及面上基金项目5项、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调查工程1项、国家攀登(973)项目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及省部级人才项目等多项:1)首次提出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模式及其与Rodinia解体的关系;2)提出羌塘盆地是我国陆上新区最具潜力的含油气盆地,并首次在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实施了全球海拔最高的第一口4700米科探井。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及三等奖1项(均排名第一);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以及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颁发的省部级荣誉奖励多项。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论文86篇、第2作者论文123篇、SCISCIE)及EI收录论文87篇;相关论文被SCISCIE)他引3274次,其中以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单篇最高被引用650多次,被列入国际著名刊物《Precambrian   Research》创刊以来10篇最高引用论文之一;论文论著在CNKI中被他引5890次,其中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性专著被他引550多次;第一作者出版论著12部、第二作者5本,包括牵头组织编写国家行业标准《陆地石油天然气调查规范》一部,主编的《沉积岩工作方法》工作手册一部。

 

研究领域

 

1. 沉积学、前寒武纪沉积学

2. 沉积大地构造

3. 含油气盆地分析

4. 岩相古地理

5. 沉积层控矿床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 1988.08-1992.11,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沉积室,助理研究员,支部委员。

2. 1992.12-1994.09,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沉积室,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3. 1994.10-1995.04,参加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西南极)。

4. 1995.04-1997.06,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副研究员、199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科技处长、所长助理、所党委委员。

5. 1997.07-2012.09,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研究员、副所长(副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10-1999.4期间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访问学习。

6. 2012.10-2019.03,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党委书记。

7. 2019.04-至今,   西南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项目

 

1.   青藏高原油气形成保存规律与资源潜力评价” ,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2019

2.       中上扬子寒武-前寒武纪沉积-构造演化与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9

3.       东特提斯演化在羌塘盆地的沉积响应及能源效应,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特提斯动力系统重点项目,2020

4.       鄂西裂陷槽在扬子古大陆裂解中的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

5.       古大陆隆拗格局与寒武-前寒武纪油气资源潜力分析及区带优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20

 

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论文、专著(10篇、部)

1.           Wang   J.,   Zhou X L*Deng Q, Fu X GDuan   T Z, Guo X M., 2015.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and the onset of the Neoproterozoic   Jiangnan sub-basin in the Nanhua Rift, South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104, 521-539. (SCI)

2.           Wang   J.,   Li Z X., 2003. History of Neoproterozoic rift basins in South China:   implications for Rodinia break-up. Precambrian Research, 122(1-4), 141-158.   (SCI)

3.           Wang   J., Deng QWang Z J, et al., 2013. New   evidences for sedimentary attributes and timing of the “Macaoyuan   conglomerates”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in southern China.   Precambrian Research, 235, 58-70. (SCI)

4.           Wang   J.,   Fu Xiugen, Chen Wenxi, Wang Zhengjiang, Tan Fuwen, Chen Ming, Zhuo Jiewen,   2008. 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volcanic rocks in Woruo Mountain   region, Northern Qiangtang depression: Implications to the Late Triassic   volcanic-sedimentary event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 51(2),   194-205. (SCI)

5.           Wang   J.,   Li Xianhua, Duan Taizhong, Liu Dunyi, Song Biao, Li Zhongxiong, Gao Yonghua,   2003. New evidences on zircon SHRIMP U-Pb dating for the Cangshuipu volcanic   rock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basal boundary of the “Nanhuan” strata in   South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16), 1663-1669. (SCI)

6.           Wang   J.,   Z. X. Li, 2001.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evolution of the Neoproterozoic   marginal basins along southeastern Yangtze Craton, South China. Gondwana   Research, 2001, 4(1), 17-26. (SCI)

7.           ,   汪正江, 谢渊, 卢进才,   杨平等编制, 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陆地石油和天然气调查规范》(DZ/T 0259-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2014-09-28发布,2014-12-01实施),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p.1-32.

8.           ,   谭富文, 付修根等,   2015.《沉积岩工作方法》, 地质出版社,p.1-290.

9.           ,   2000.《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沉积演化-----兼论与Rodinia解体的关系》,地质出版社, p.1-146.

10.          ,   , 王成善, 谭富文,   , ,   李亚林, 高锐, 方慧等,   2009. 《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 地质出版社,   p.1-645.

 

研究团队

 

羌塘盆地研究院团队,羌塘盆地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