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中心信息化平台经多年建设,现已基本建成以开放性、实用性、交互性为一体的信息化实验教学与管理平台,以满足为师生学习和中心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为保障数据运行平稳安全,中心信息发布网站、在线学习系统、教学资源均使用专门的独立服务器系统,并按照教学需求和实验中心建设规范建设了完善的后台数据库。中心基本实现网络化实验教学管理与仪器设备管理。通过用户认证,能实现实验网络预约、日常教学管理、成绩录入查询等操作,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可通过仪器设备的录入、检索、查询、转移等操作处理。中心基本实现实验、实践教学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网络化管理。网上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包含各类实验教学管理文件、课程信息、教学大纲、课件等教学资源。建立了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平台,学生可通过网络随时进行远程虚拟实验。2017年中心更新2门实验课程教学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可以进行实验课前的预习、自学、进行实验仿真。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中心坚持开放性的实验运行方式,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实验实践教学环境。2017年中心根据实验分室教学功能的不同,采取定时定点或全天开放的策略,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开放条件,平均开放率达到80%以上,为学生课内实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实验环境保障。2017年实验中心运行安全平稳,未发生责任安全事故。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中心积极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积极与新都区周边单位、社区开展交流活动。2017年实验中心与新都区一中、二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社区的参观访问接待活动,开展对社区居民的科普宣传活动。2017年承动交流合作,定期为中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技培训和竞赛指导。承接我校与新都区对口办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吸引省内27所学校、150余支队伍、1000余名学生参赛,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