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近十年取得成绩全国领先,主要得益于不断改革和实践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南充校区办学沉淀的文化和“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扎实做好本科教学,全面助力中心转型发展,工程训练中心近些年针对机械制造综合实训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一、14年初心不改,玉汝于成
2004年,改革初心(将部分技能训练变为综合+创新训练);2008年,学生作品助力南充校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17+3”教学模式);2011年,“2+2”教学模式列入教学计划;2016年,编著第一版教材,没有可参考和借鉴的资料;2018年,编著第二版教材,教师绩效、奖励,学生课程结业考核与项目比赛成绩联动。
二、机械制造综合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教学改革以后,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和技能,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环节中,“机械制造实训”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机械制图”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工具,同时结合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和“公差与配合”等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为“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的学习打牢基础,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机械制造综合实训注重考核学生设计、答辩和实物制作(产品)等过程,通过开展设计、制作、答辩和教学比赛活动等方式,开展综合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提供可借鉴和可复制的方法。
三、学科竞赛硕果累累
5月31日-6月2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总决赛在天津举行,我校获特等奖两项。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全国29个省市148所高校的276支队伍参加了比赛总决赛。由工程训练中心组织的我校两支代表队(成都、南充校区各一支)经过多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分别以第8名和第4名的成绩荣获“S”型赛道常规赛、“S环形”赛道挑战赛全国特等奖,这是我校连续五届(历时10年)在该赛事中获得前八名的好成绩。
工程训练中心于2018年6月启动了此项竞赛的校级赛,在2018年11月举行的四川省赛区竞赛中共有66支队伍获得省级一等奖,8支队伍顺利进入国赛。我校参赛的27支队伍获得一等奖19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一等奖获奖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5个参赛项目中获前3名的占比高达53%,位居全省高校第一,项目Ⅱ(双“8”字型赛道避障行驶竞赛)包揽前6名。有2支队伍获得争夺国赛一等奖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