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俱乐部管理办法

【作者:工训中心  |编辑:崔飞  |  审核:中心领导  |  发布日期:2018-06-11  |  点击数:

为推动工程训练中心新一轮教学改革,实现“双轮驱动、双轨运行”的教学改革体系建设,决定在工程兴趣拓展的基础上建立多个以项目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俱乐部。旨在为有兴趣、有潜质的学生提供若干创新研究和实践的平台;提供若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补充、共同提高的训练平台;培育肥沃、厚实的学科竞赛土壤。实现高水平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常态化,达到高水平学科竞赛成果自然成长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一、俱乐部设置原则

工程训练中心按研究方向成立若干创新创业俱乐部。各部以项目为载体,将同类项目放在同一俱乐部,便于指导教师、俱乐部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加强各部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各部物质和人力的互补性,创造更加丰富、水平更高、优势更明显的拔尖项目,培育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俱乐部指导教师及会员的产生

俱乐部负责教师由工程训练中心任命。原则上校内教职工只要对相应项目有兴趣,均可加入相应俱乐部。每名教师可加入多个俱乐部,但至少要加入一个俱乐部,在所加入的俱乐部中指导不少于1个项目。学生会员主要由工程兴趣拓展课程任课教师,根据课堂及作业情况选择推荐有潜质、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其它课程发现有特殊潜质的学生也可推荐加入。每名会员均可根据对项目的兴趣,加入不同俱乐部的相关项目(每名会员只归属于一个俱乐部),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要遵守相应俱乐部的章程。

三、俱乐部人数

一般每个分俱乐部每学期吸纳5—10名有兴趣、有潜质的大一学生加入(特殊情况二年级学生也可加入),各俱乐部总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

四、俱乐部职能

1、负责招收会员。

2、负责培育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包括相应的设施、元器件等条件建设),指导会员进行不断的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项目可来源于教师自拟、学生自拟、申请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等(一般从开放性实验项目入手),应具有一定的阶梯,以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会员。

3、负责相应实验设备的申报、管理和维护工作。原则上设备的管理实行归口管理,共同使用。

4、组织与俱乐部主题相关的各种讲座、沙龙、专题研讨等学术创新活动。

5、为创客实践班输送学员。

五、俱乐部管理

俱乐部管理由负责教师全面负责。根据各俱乐部具体情况制定俱乐部章程,所有会员都要在章程下参加俱乐部各项活动。在会员中选出部长1名,负责俱乐部日常事务管理。如会员人数较多,可选出1—2名其它业务管理人员负责对相关事务进行管理(是否设置、如何设置由负责老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有俱乐部要发扬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做到老师指导学生、老会员带动新会员、团队协作、突出优势、共同进步、早出成果。

六、俱乐部设置及负责人

俱乐部名称

俱乐部地点

负责人

慧鱼创意设计俱乐部

B218

郭艳

机器人俱乐部(含电子设计)

A319

杜超

机械设计俱乐部

A201

程亮

七、退出、流转机制

学生进入大四,原则上应退出所在俱乐部(有特殊兴趣的学生可以到毕业时再退出)。中途因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学生可申请退出俱乐部。活动中发现在工程训练中心其它俱乐部参加活动更能实现创新能力者,可提出转到相应俱乐部的申请,经中心领导同意后可转到相应俱乐部。

八、俱乐部经费

由负责教师根据俱乐部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俱乐部建设所需设备、器件,由中心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后统一配备。是否加入校团委社团由俱乐部自行确定,相应的会费由会员自行解决。负责教师由中心按年度计相应的工作量,具体办法在相应的聘任文件中描述。俱乐部部长及其它业务管理人员作为负责老师的助理,同时兼职学工助理岗位。

                                                                         工程训练中心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