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契合国际社会应对老龄化的指导性战略和行动建议。积极老龄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强调增强老年人口的活力,支持老年群体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公共生活。健康、参与和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个支柱。
先说健康。对个人而言,健康是福祉。对社会而言,健康有助于减少老龄社会的医疗开支,减少家庭照护的压力,投资于健康也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力资源的经济社会参与和生产性产出。这种生产性产出包括经济就业,也包括社会公益的参与。健康促进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老年群体的活力,增加在老龄化过程中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作用的潜力。健康老龄化强调在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的残障期或者患病期相对缩短,而老年人的健康受到个人家庭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社会资本和制度因素的交叉影响。另外,儿童幼年期的生活状况,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健康服务状况对老年健康也具有生命历程的影响。这些都说明,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个医学过程,也受综合的社会经济机制的影响,健康促进需要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发展,以及加强对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保障。
积极老龄化强调促进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老年人口的社会参与包括经济参与、社会事务参与和网络参与等不同方面。社会参与有助于形成和提高老年人口的社会资本,从而对其健康和生活福祉产生正面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老年群体的各种社会参与都表现出随着年龄增长而参与减少的情况,积极老龄化应致力于采取措施手段来减缓这样的过程。延迟退休是充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提高老年人口经济参与的重要社会政策。但需要通过充分征求了解劳动者的意见、开展合理的制度设计进行退休和养老金制度改革,实施弹性的退休年龄制度,尽可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支持老年人口的经济社会参与。老年群体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使用上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对老年人口应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教育培训,有利于促进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和积极老龄化。
加强老年群体的保障和安全是实践积极老龄化的基础。老年人生活的经济供养是老龄社会的基本问题,老年人口主要通过劳动自养(劳动收入和储蓄)、社会保障(各类养老保险金)、家庭供养(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政府供养(政府补助和救济)来安排自身老年阶段的经济生活。当前,社会保障和家庭供养仍然是老年人口解决生活保障的主要方式。为了增强老年生活的经济供养,需要增加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长期稳定就业和维持收入增长,支持老年群体继续市场就业的平等机会,完善养老保障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家庭提供经济供养的能力。加强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也需要完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险体系。未来加强对老年群体的保障,在完善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需要积极发展第二支柱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及发展第三支柱的商业性养老保险计划。
当前,中老年群体的养老安排主要是家庭养老,只有不到10%的人口希望在养老院中养老。中老年人口对在养老院养老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去养老机构养老已不再被认为是“不孝”和不可接受的。随着家庭变迁,家庭对城乡居民的养老能力总体在弱化,因此需要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提供对家庭的支持,提供替代家庭养老的解决方案。在生活地点的居家社区养老仍然是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这说明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都是老龄事业和产业需要发展的方向。我们也看到,农村和城市的养老服务存在显著的差距,为了解决养老服务的不平等,需要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的养老服务事业,以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
健康、参与和保障是实践积极老龄化的三个支柱,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人口健康的投资,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的发展;支持老年群体的经济就业,扩大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其中还有丰富的具体问题和具体的制度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研究和实践。通过实施有效的战略和制度措施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并不会成为人类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危机。基于积极老龄化的思路来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有助于建设对老年友好的社会,提高老年群体的健康、活力和生活福祉,老龄化过程中的人类社会应该会变得更加美好。(作者:任远,系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