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正文

【迎接党代会·榜样风采】孙建强:站上讲台,我就充满力量
来源:宣传部   作者:李阳  编辑:李阳  审核:曹正  日期:2020-12-21  访问:

十二年前,一个略显青涩的年轻人来到西南石油大学,成为了一名“青椒”,开启了自己的教书育人生涯。

十二年间,他深钻教学、潜心育人,获得多项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荣誉,蜕变成一名教学能手。

他说:“学校是最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教学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每当站上讲台,我就充满了力量。”

他就是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获得者、四川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冠军获得者,西南石油大学机电院副教授孙建强。

下苦功夫打好基本功站稳讲台

孙建强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受父母影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为孙建强从小埋在心中的种子。2008年研究生毕业时,摆在孙建强面前的选择不少,但他毅然选择来到西南石油大学实现自己的教师梦。

进校后,孙建强来到了力学教研室。当时的力学教研室正处于“断崖期”,老教师陆续退休,教研室教师不足10人,却要面对扩招之后十几个专业的力学课程教学任务。如何迅速转变身份,站稳讲台,成为新人孙建强必须面对的问题。

虽然是力学专业“科班”出身,“但给学生上课和当年自己读书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为了站稳讲台,孙建强花了不少心思,没少下功夫。

听前辈教师上课,成了孙建强成长路上的“必修课”。不上课的时候,孙建强就去听老教师上课,学习他们对知识点的讲解、教学方法。课下,孙建强还要专门给学生辅导答疑,掌握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此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

那时候,多媒体还没有普及,板书是授课的主要方式。为了设计出合理的板书,孙建强一面学习老教师的板书,一面摸索自己的风格。他会根据课程内容在白纸上设计板书内容和样式,“每堂课的教学基本在两黑板内完成。”为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孙建强经常去图书馆借阅教材进行参考,认真做好笔记,摘抄重点,加深理解。

因为白天时间紧,晚上成了孙建强备课的“黄金时间”。在深夜,他会在笔记本上整理第二天上课的知识点,写下每道题的解题思路,设计好板书样式。躺在床上时,他还要像过电影一样,把知识点在脑子里过一遍,有时背到中途卡住了,“也会立刻爬起来翻书查看,一直背到熟练才睡。”

因为用心,孙建强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教学能力提升得很快,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教学方法。来到学校的第二年,孙建强看着学生们在课堂上频频点头,踊跃回答问题的样子,心中才算有了底气。

备战比赛痛并快乐的进阶之路

2014年校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2014年青年教师一堂课竞赛二等奖、2015年校微课教学竞赛二等奖、2016年四川省基础力学教学竞赛二等奖……这些年,孙建强获得了多项教学荣誉,但让他最难忘的还是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经历。

从校赛、省赛到全国决赛,孙建强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佳绩,荣誉的背后是辛苦的备赛过程,孙建强坚信:“内心坚强、百炼成钢。”

备战省赛、国赛前后历经六个多月,需要准备20节课的教学设计和PPT。从开始准备国赛那天起,孙建强就把“家”搬到了本科实验楼的智慧教室。暑假期间,他在智慧教室住了近两个月。

在校领导关怀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机电院领导组建了专家团给孙建强全程指导,专家团由往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者刘洪斌、朱红钧、夏逢军、梁琳等组成。“如何凸显课程的高阶性?”“课程思政能否更好地融入教学中,显得不那么生硬?”“这里的表情好像有问题。”各位专家不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还就形象设计、微动作、时间把控等方面“挑刺”。

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学PPT孙建强都要进行认真的打磨;讲课的音调、声量、走位、手势,板书的位置大小、切换幻灯片的时机,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要反复确认;连开头第一句讲什么、写什么字、什么样的表情,都要精心设计。

专家提出意见,修改;再提意见、再修改;……直到自己认为每一节课都无可挑剔。

备赛的日子,孙建强每天早晨8点出门,晚上零点过回家,有时候就睡在教室。有一次凌晨两点多点回去,因为太疲惫,没注意红绿灯,他连闯了两个红灯。妻子吓坏了,让他专心备赛,不要挂念着家里。

尽管备赛的过程十分“揪心”,但家人的关怀,学校和学院的鼓励,让孙建强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赛中。孙建强说,“整个比赛我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人和学校的支持让我倍感温暖。这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我往前走。”

“那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成长和进阶之路。”孙建强回忆起来觉得备赛的那些苦和汗都化成了自己教学路上不断前行的新动能。

坚守初心扩宽育人大舞台

给学生带去更好地课堂体验是孙建强不变的坚持,孙建强觉得,每一次比赛都不是目的,从比赛中学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并运用到教学中去,才是比赛的意义。

“严又活”是学生们对孙建强的评价。严,课堂上对待教学丝毫不马虎;活,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又关注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这话听起来有些大,但却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孙建强感慨道,不能只把课上好,而忘记了育人的本分,这是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

讲台上的方寸之间,是孙建强育人的小课堂,课堂下的广阔天地,是孙建强育人的大舞台。课堂上孙建强是严师,课堂下孙建强是益友。

“记得那时候的周末,经常会约上几个同学去孙老师家做饭,吃饭的时候一起交流生活上的小烦恼,学习上的小问题。”已经毕业六年的土测院学生付林回忆说。

让付林记忆最深的是,冬天的时候特别冷,孙建强经常讲着讲着就讲出一身汗,“孙老师的课堂永远不会冷场,永远都是充满了激情。”

赵吉中是我校2017届毕业生,毕业后到西南交通大学读博深造。孙建强曾跟赵吉中说,计划性很重要,什么事情赶早不赶晚。“因为孙老师的这句话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科方向,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毕业后,赵吉中一直跟孙建强保持着联系,见面时,仍会亲切地喊他一声“强哥”。

赵吉中回忆说,大学时经常会因为学习问题和孙老师讨论到很晚,有一次还引起了教研室老师的集体大讨论。“每一次讨论孙老师都不会直接否定我的想法,而是很耐心地听我讲完,然后一步一步给出合理的解释。孙老师的授课已经结束,但我们和孙老师亦师亦友的关系,不会改变。”

教书育人一直是孙建强不变的初心。孙建强说,每当站上讲台,就是我最放松的时候,离开讲台,许多事又扑面而来。我会把一辈子奉献给教书育人事业。(文/李阳 大学生全媒体中心学生记者 文/严天吾 图/庞媛元 陈驰 黄佳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