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您的位置:首页»评论»正文

文化素质教育: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贯彻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五
来源:宣传部   作者:校报评论员  编辑:向发全  审核:王义全  日期:2012-05-18  访问:

文化素质教育: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习贯彻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五

2011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一次把如何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这一重要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犹记学校去年组团赴油田调研,校友深切地说,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年初的校友联谊会上,校友们再一次建议,母校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应该说,近年来学校采取了很多有益的举措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如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文化素质限选课程,举办安东论坛等一系列学术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但很多现象表明,这些本应有效的培养方法对一些学生来说显得似乎有些一厢情愿了,确切地讲,对部分学生来说,文化素质培养并没有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更缺乏一种提高文化素养的自觉。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应该更加重视其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

大学生要成才,社会有责任,家庭有责任,学校有责任,老师也有责任,但主要责任在自己。提高文化素质,主要责任更在学生自己。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过程,既需要大学课堂教育的引领,更需要学生自我教育的养成。胡锦涛在纪念建团90年讲话中指出,当代青年要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不怨天尤人、不贪图安逸,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开辟人生和事业的前进道路。我们要认清责任,多从自身找原因,要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潜下心去读书,有没有积极参与素质拓展活动,有没有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而不是埋怨学校没条件,指责老师没教好,推卸自己的责任。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勇于担当起让自己成才成功的重任,主动承担文化素质培养的自我教育责任,没有这一份担当,没有这一种责任,自己都不愿意提升,那谁也没有办法。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自我担当,应源于对精神家园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家园,是我们追求真理,感悟生命,体验快乐的源泉。早在150多年前,美国著名作家梭罗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精神家园,就算得到了整个世界又有何用?”所以我们要在精神家园里种下鲜花,种下芳草,种下真善美,种下理想与希望。如果缺乏对精神家园孜孜不倦的追求,就不会自觉提升文化素养。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我们教师发挥熏陶引领作用。如何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去自觉主动地树立一种人文追求,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作为高校教师,只有自身文化素养提高了,才能以自己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气质修养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作为高校教师,只有自身精神世界丰富了,才能在言传身教中,在潜移默化中,在春风化雨中,影响学生身心,提升学生境界;作为高校教师,只有自身的引领作用发挥了,学生自我养成教育才会更有成效。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只有教师热爱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生方能树立一种更有意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不断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质,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我们师生共同营造文化氛围。俗话说,“环境改变人,也能成就人”。大学生提高文化素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至关重要。只有我们每位师生都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自觉提高文化素养,自觉养成文明行为,学校的文化氛围才会绽放出美丽的色彩,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充满浓浓的人文关怀和书香气息。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