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您的位置:首页»校友»正文

花开正艳丽
来源:校友总会    作者:  编辑:向发全  审核:亢旗军  日期:2016-03-08  访问:

初识李艳莉,会被她温柔纤细的外表所误导,面如凝脂,眉似翠羽,身量纤纤,衣裙翩翩,或许你不会想到,眼前这个细腻温柔的女子,竟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她带领团队在渤海湾自升式生产储油平台开发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更让诸多“须眉”折服。

“移动式采油平台优化研究”获公司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自安装采油平台工程应用研究”产生科研成果15项,“海洋石油161设备与系统优化研究”产生实用新型专利3项,相关科技成果由天津市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中海油边际油田开发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说起这些令人艳羡的成就,李艳莉淡然处之,她笑说,艰苦奋斗的岁月就不提了,她感恩团结协作的团队,善解人意的家人,更感恩给予大力支持的领导。

一线里的薄雪草

薄雪草象征坚韧,朴实,而李艳莉正如此花般,盛开在一线。

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毕业后,大多数女同学都在实习期满后转入二线,但由于工作需要,李艳莉选择了留在一线,搬阀门、执中控、半夜巡检……工作强度与男同志毫无差别,完成质量也毫不逊色,为期4年的现场工作为她日后的技术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她充分利用倒休时间,通过自学完成了法律专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南开大学法学学士学位。

2003年,李艳莉被借调天津分公司渤南生产准备项目组担任项目秘书。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主动参与投产方案、安全手册、应急计划等文件的编制等。身怀六甲的她,经常周末独自在家里加班,从早工作到晚,有时竟忘了吃饭,随便吃些饼干来充饥。

2004年9月,孩子刚满月,李艳莉就返回了工作岗位,承接了南堡35-2油田生产准备项目秘书工作。两年多的时间,她先后参与了五座平台、一艘FPSO和一个陆地终端的生产准备项目,先后在投产后的渤中26-2平台和“友谊”号上做短期学习。这段工作经历对她今后完成边际油田生产管理措施研究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5年,采油公司开始研发和建造适用于边际油田开发的自安装采油平台,凭着对科研项目的好奇和热情,她回到采油公司,开始了与边际油田开发的不解之缘……

因为工作的那份激情,这位外表看似柔弱、说话轻声细语的女工程师,凭借自已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同事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同事的认可,不断在自安装采油平台的项目中被委以重任。

2007年,她作为自安装采油平台开发项目的核心人员,参与了中国海油首座自升式生产储油平台“海洋石油161”的研发、建造及投产的全过程。

作为项目费控负责人,她深入山东项目建设现场。因为每天加班到深夜,她没有选择宾馆,而是住到工地上的平房里。可能是缘分,与她同宿舍的就是后来被胜利油田称为“巾帼航母”、曾任“海洋石油161”建造方项目部总工程师的迟艳芬。两位女性在工作上互相鼓励,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最终实现了共同的梦想,并收获了友谊。

如今,“海洋石油161”已成功运营两年多,对此李艳莉感慨地说:“回首往昔,你会发现,所有的苦都不会白吃。”此外,在2006-2008年期间,李艳莉作为采油公司边际油田开发项目核心人员先后完成了“移动式采油平台的可行性研究”工作、“BZ3-2油田自安装采油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BZ3-2油田整体开发方案”部分篇章的编写及汇总工作;独立完成了“渤海湾小型油气田生产管理措施研究”。这些年里,李艳莉不用像当初那样苦战在一线,可是她没有切断与建造现场的根。

2009年,在项目任务最繁重的阶段,李艳莉主动要求进驻建造现场开展工作。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甚至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她把工作重点调整到了建造现场的工作协调上,关注施工细节、关注调试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关注一切可能影响进度的因素。

从项目组住地搬到港区,与一线人员同吃同住,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这让她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

在得到各方充分信任后,李艳莉的工作强度也在不断加大,有时晚上刚躺下休息就被叫到平台解决问题,组织调试人员和厂家人员分析问题、制订解决方案、确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在电热站调试最紧张的阶段,延长工作时间甚至通宵达旦成了常态。


石工95级校友李艳莉

风霜中的傲骨梅

2008年1月,自安装采油平台进入工程实施阶段,根据工作需要,李艳莉由原来的专业技术工作转向项目控制,这对她而言极具挑战性。通过自学、参加培训、向其他项目控制人员求教等各种方式,她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项目控制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很快发现了自安装采油平台项目的特殊性,作为科技创新项目,太多的第一次,太多的不确定使项目计划的编制无规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

作为设计建造总包商的海工首次尝试船舶建造,作为建造分包商的胜利油建对海洋石油生产工艺设施设备不熟悉,电热站首次在海上生产平台应用,设备供货商东方电气也是首次与海洋石油合作。

总包方、分包方以及主要供货商的计划控制人员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专业不对口、业务不熟悉的问题,使项目计划的制定非常困难。

在意识到上述困难后,李艳莉与各方计划人员充分沟通,形成会签计划作为项目进度控制的衡量依据。她建议项目经理定期召开进度分析例会,推行分析报表制度;针对液压升降和电热站是本项目的两个技术风险点,在李艳莉的建议和推动下,项目组成立了由业主、建造方、供货商、生产方等人员组成的核心工作组,统一安排和协调系统的相关工作,提高了效率和工程质量;她还不定期地向项目总经理提供专项进度分析表、资源计划等,真正成为了项目经理的小军师。

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接纳总有个过程,“小蜜蜂”也不例外。“海洋石油161”从研发、建造到试生产结束,始终伴随着质疑声,不认同、不理解、甚至不支持。而平台建造工程阶段的内外部环境也非常恶劣:油价低靡、钢材价格居高不下、船厂资源紧俏、主要供货商在汶川地震中严重受损、首次拖航就位遇到50年一遇极端天气……在“海洋石油161”改造期间,由于压力,一部分参与建造项目的成员没有坚持下来,都选择了其它工作岗位。而见证了“海洋石油161”从无到有这个全过程的李艳莉选择留下来,协助项目经理圆满完成了平台的改造任务。时任采油公司总经理的张武奎同志说:“别看她是个女人,但那种不怕事、不屈服、不认输的劲儿绝对不逊色于任何一个男人,这些品质是能把事情做成的关键。”

如今,“海洋石油161”已成功运营两年多,面对8年来走过的路,她十分感慨:“回首往昔时你会发现,所有的苦都不会白吃。”

2013年初,她接到了采油公司给她的新任务——主持渤海湾第二座自安装采油平台和渤海湾延长测试平台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这是中海油第一座延长测试平台,高层领导异常重视。强烈的使命感驱使她带领延长测试项目前期工作组对设计方案反复斟酌、反复修改、反复论证……在奉献海油的路上蓄势待发。

命运总是这样充满了挑战,然而不论前路如何,她都能坦然面对,攻艰克难,仿佛是天生的傲骨,让她不惧严寒。

海洋石油161

一枝独秀不是春

“一枝独秀代表不了整个春天,就像一个孤岛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再遇到一项相对困难的工作,它的枯竭速度是无法承受的。”在经历了“海洋石油161”建造阶段由于忙于繁杂的工作而忽略了资源的横向调拨、共享、协作后,她获得了这样的启示。正如古人所说:“夫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挃;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

从参与“海洋石油161”的前期研究到平台改造,她注重培养项目组和谐、共进、互勉的工作氛围,努力将协作精神极限到发挥。她把这些为海洋石油事业背井离乡、挥洒汗水、迸发智慧、任劳任怨的人们聚到一起,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年轻的员工叫她李姐,年长的就叫她艳莉,她不像是个经理,更像一个知心的好姐妹。每次同事过生日,有她;每次项目组团队郊游踏青,有她。在“海洋石油161”的建设过程中,当团队每每因为来自领导、施工方、供应商等各方压力而筋疲力尽时,她都用女人独有的细腻加上铿锵的果敢和团队共同面对。

攻坚项目带头人、徒弟的“女师傅”、家里的好儿媳、父母的乖女儿,儿子的super mum、丈夫的贤妻……这些不仅是李艳莉的生活,更是她永远的财富。很少有人的兴趣和从事的工作是完全一致的,李艳莉是幸运的,她说:“我现在做的是我自己选择的,我感觉无比快乐!”

“铿锵绝非无柔情,玫瑰芬芳染岁月”历经风雨,洗尽铅华,艳莉,愿你永远如玫瑰般芬芳美丽!

(校友总会供稿)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