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导师姓名 |
性别 |
技术职称 |
主要研究内容 |
1 |
卞小强 |
男 |
教授 |
油气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气田开发理论与应用、数值模拟、相态理论、注气提高采收率。 |
2 |
陈洪 |
男 |
教授 |
油气增产,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 |
3 |
陈军 |
男 |
教授 |
复杂油气藏工程研究、油气藏动态分析、油气藏数值模拟研究、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以及储气库论证与设计。 |
4 |
冯国庆 |
男 |
教授 |
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非常规油气田开发、油藏数值模拟、油藏描述、智能与数字油气田。 |
5 |
付玉 |
男 |
教授 |
油气藏工程、数值模拟,研究枯竭油气藏改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低渗-特低渗气藏开发、油藏开发。 |
6 |
贺三 |
男 |
教授 |
油气流动保障(天然气水合物、蜡沉积、硫沉积、垢),管道腐蚀与防护,节能技术,人工智能在油气储运的应用,管网数值模拟与优化运行。 |
7 |
胡书勇 |
男 |
教授 |
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应用技术(油气藏工程、数值模拟等);非常规油气开发(致密气、页岩气;致密油;储气库等)。 |
8 |
黄坤 |
男 |
教授 |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与理论、油气储运设施安全技术;油气管道建设、输送与储存技术;油气安全工程。 |
9 |
蒋洪 |
男 |
教授 |
油气集输及处理技术、油气田地面工程能量综合利用技术、油气田汞污染控制技术。 |
10 |
刘恩斌 |
男 |
教授 |
油气管网仿真与优化,气管道多相流,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瞬变流理论及应用,计算流体力学与气动声学。 |
11 |
刘启国 |
男 |
教授 |
复杂/非常规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应用、试井分析理论与方法、产能评价技术与预测方法、油气田开发工程软件研制。 |
12 |
马国光 |
男 |
教授 |
油气处理与加工,油气地面工程,油气管道建设输送与储存,储运系统优化。 |
13 |
彭小龙 |
男 |
教授 |
油气藏渗流理论及数值模拟技术、石油软件工程、油气藏人工智能化、油气分子模拟、油藏描述与地质建模 |
14 |
任岚 |
男 |
教授 |
油气田增产改造理论与技术。 |
15 |
石晓兵 |
男 |
教授 |
水平井、大位移井、现代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钻井新技术。 |
16 |
舒政 |
男 |
教授 |
提高采收率、调剖调驱、储层保护与解堵(近井地带)。 |
17 |
夏宏泉 |
男 |
教授 |
测井新方法及地质钻井采油开发方面的应用,随钻测量(测井)及地质导向钻井,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及井壁稳定性、射孔压裂出砂应用研究。 |
18 |
杨志 |
男 |
教授 |
海上及陆地油气田人工举升采油、排水采气、井筒流动保障、稠油及高凝油开采、完井试油等方面研究。 |
19 |
张鹏 |
男 |
教授 |
全生命周期管道及其场站的完整性,管道可靠性,管理风险评价与高后果区分析,管道剩余强度评价,管道剩余寿命预测。 |
20 |
彭善碧 |
女 |
教授、硕导 |
城市燃气负荷预测技术研究,掺氢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相关研究,燃气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相关研究,页岩气集输工程安全评价相关研究。 |
21 |
岑康 |
男 |
教授、博导 |
燃气管道/场站/用户系统完整性与可靠性管理,燃气管网异常工况智能辨识与应急管理,掺氢天然气管道与终端利用安全风险。 |
22 |
曹成 |
男 |
副研究员 |
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CCUS)相关理论、实验、与数值模拟技术,采用注气手段提高油气采收率,油气井工作液理论与技术。 |
23 |
陈迟 |
男 |
高级实验师 |
主要从事油气藏增产改造理论与技术、岩石裂隙渗流、压裂/酸化实验技术与方法方面研究工作。 |
24 |
陈明君 |
男 |
副研究员 |
研究方向为储层保护、非常规气藏多尺度输运、非常规岩石物理,为高效开发非常规、深层油气资源提供支撑。 |
25 |
陈小凡 |
男 |
副教授 |
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油气藏数值模拟;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理论与技术;现代油气藏经营管理与应用。 |
26 |
陈一健 |
男 |
副研究员 |
岩石物理实验装备与实验技术,气体与欠平衡钻井随钻安全监测技术。 |
27 |
邓宽海 |
男 |
副研究员 |
研究方向为油气井工程力学、石油管工程、井筒完整性及安全,引领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领域,在油气井工程力学和井筒完整性及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
28 |
邓燕 |
女 |
副教授 |
油气田增产改造理论与技术。 |
29 |
杜建芬 |
女 |
教授 |
流体相态、注气提高油气藏采收率、油气藏工程、气藏及凝析气藏开发。 |
30 |
郭晶晶 |
女 |
副教授 |
非常规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应用;油气藏数值模拟、试井分析理论及方法;非常规油气藏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研究。 |
31 |
郭昭学 |
男 |
副教授 |
油气井工程压力控制、油气井工程仿真模拟、油气井工程数据可视化应用。 |
32 |
胡义升 |
男 |
研究员 |
天然气开发工程、注气提高采收率和CO2埋存、考虑化学反应、相态平衡、水相矿物成分输运现象的多相渗流问题、油气藏流体相平衡及高压物性实验以及油气井筒流动安全(防垢)。 |
33 |
扈俊颖 |
女 |
副教授 |
油气田材料腐蚀与防护,缓蚀剂研究,阻垢剂研究,污水处理。 |
34 |
黄全华 |
男 |
副教授 |
油气藏工程、复杂结构储层油气渗流与试井解释、复杂油气田及凝析气田开发与提高采收率等研究。 |
35 |
黄思源 |
男 |
副研究员 |
通过热力与注气等方式提高稠油和致密油采收率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火烧油层,溶剂辅助SAGD,稠油就地气化,非常规能源开发等研究。 |
36 |
贾敏 |
女 |
副教授 |
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增产改造中涉及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的理论与技术。 |
37 |
蒋宏业 |
男 |
副教授 |
油气管道、站场、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价与完整性管理技术;储运系统运行风险分析技术;储运设施腐蚀与防护。 |
38 |
蒋建勋 |
男 |
副教授 |
油田注水工程,非常规天然气开采理论与技术,采油气理论与技术,石油天然气工程与人工智能。 |
39 |
乐平 |
男 |
教授 |
油气藏数值模拟; 油气藏工程;低渗透油藏;碳酸盐岩油藏;边底水高含水油藏;致密油、致密气开发。 |
40 |
李方 |
女 |
副教授 |
油气井工作液、油气田材料、废弃物处理等方向研究。 |
41 |
李一波 |
男 |
教授 |
提高采收率,非常规油藏开发,稠油热采,化学驱,油田化学。 |
42 |
李颖 |
女 |
副研究员 |
油田注水及控水、气田排水及控水、致密及页岩油气开发、CO2埋存与转化。 |
43 |
李永杰 |
男 |
副教授 |
欠平衡、控压钻井的随钻参数监测、安全控制的实验、理论、仿真与仪器系统,井筒复杂多相流理论模型及计算软件。 |
44 |
梁大川 |
男 |
副教授 |
钻井液防塌理论与技术,钻井液防漏堵漏理论与技术,钻井液抗高温理论与技术。 |
45 |
梁利喜 |
男 |
研究员 |
复杂油气井井壁稳定、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复杂地层地质力学三维描述、钻完井工程-地质一体化设计与优化。 |
46 |
林铁军 |
男 |
教授 |
油气井力学及仿真,欠平衡钻完井技术,井筒完整性关键技术及井下工具研发。 |
47 |
刘厚彬 |
男 |
研究员 |
石油钻井中不同钻井方式下复杂岩性地层漏塌喷作用机理与井壁稳定性预测、区域地应力场与地层压力评价及岩石力学性能实验研究等。 |
48 |
刘煌 |
男 |
副研究员 |
非常规油气藏流体相态及开发实验与理论,气体水合物应用技术研究,碳捕集及埋存技术研发。 |
49 |
刘锐 |
男 |
研究员 |
常规及非常规(致密、页岩、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新材料研发、应用及作用机理。 |
50 |
刘武 |
男 |
副教授 |
油气集输与安全,储运系统最优化,油气管输系统流动保障。 |
51 |
刘永兵 |
男 |
副教授 |
常规与非常规(致密、页岩、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工艺及技术应用。 |
52 |
刘彧轩 |
男 |
副教授 |
油气藏储层改造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 |
53 |
罗建新 |
男 |
副教授 |
油气藏工程、油气藏数值模拟、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地质工程一体化、油气藏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及非常规油气开发。 |
54 |
吕栋梁 |
男 |
高级实验师 |
油气藏工程、油气藏开发相关实验、油气藏数值模拟,油气藏开发方案编制、评价与调整。 |
55 |
马应娴 |
女 |
副教授 |
以化学改性,特别是超分子化学改性为主导的油气田增产改造工作液技术研究。 |
56 |
孟展 |
男 |
副研究员 |
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油气田开发理论与系统工程。 |
57 |
彭星煜 |
男 |
副教授 |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降耗与优化控制、油气储运设施检测与安全可靠性评价以及油气储运系统完整性管理技术。 |
58 |
施雷庭 |
男 |
教授 |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按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要求,采用化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采收率技术,以解决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为目标,开发专用驱油剂,以新产品、新原理来引导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
59 |
苏俊霖 |
男 |
副教授 |
深井、页岩油气井钻井液技术;解决井下复杂问题(漏、喷、塌、卡)的钻井液技术;钻完井液人工智能;功能处理剂研发。 |
60 |
孙琳 |
女 |
副教授 |
提高采收率技术机理、体系配方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擅长泡沫驱、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调剖堵水。 |
61 |
汤明 |
男 |
副教授 |
井控、井筒流体动力学、井眼清洁、欠平衡、井壁稳定和钻完井新技术新工艺。 |
62 |
唐欣 |
男 |
副研究员 |
油气井工作液性能调控、新型外加剂开发及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
63 |
田野 |
男 |
副研究员 |
CO2埋存(CCUS),注气提高采收率,非常规油气藏渗流与数值模拟,油气藏流体相态与组分模拟,多重介质模型。 |
64 |
万里平 |
男 |
副研究员 |
油气井工作液与储层保护、油气井安全工程与环境保护相关研究。如泡沫流体的研究、腐蚀与防护等。 |
65 |
王贵 |
男 |
副教授 |
防漏堵漏、稳定井壁、高效携岩钻井液与储层保护技术,油气井工作液数值模拟,油气井工作液人工智能。 |
66 |
王海涛 |
男 |
副教授 |
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应用、油气井试井分析理论及应用、油气藏数值模拟理论及应用、油气藏工程理论及应用。 |
67 |
王怒涛 |
男 |
副教授 |
油气田开发理论与动态分析技术研究。 |
68 |
王其军 |
男 |
高级实验师 |
结合油气田开发工艺要求,采用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油气田生产水平,促进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发展。 |
69 |
王烁石 |
男 |
副研究员 |
非常规/致密油提高采收率,注CO2提高采收率,化学驱,泡沫驱。 |
70 |
王志彬 |
男 |
教授 |
油气井采输管道多相流、采油举升工艺及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
71 |
魏明强 |
男 |
副研究员 |
主要从事复杂油气藏渗流、试井、产能、油气井智能监测解释理论与方法以及完井优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
72 |
吴瑕 |
女 |
副教授 |
油气储运安全工程与完整性管理、油气储运仿真、多相流动理论与应用、油气管道输送与储存的相关研究。 |
73 |
肖东 |
男 |
教授 |
钻井过程中的高温、高压、非牛顿流体、多相流等复杂流体流动与传热研究及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
74 |
肖文联 |
男 |
教授 |
非常规油气渗流物理及其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
75 |
谢英 |
女 |
副教授 |
油气集输工艺理论与技术、油气管网数值模拟及运行优化、油气管道多相流技术及城市天然气输配技术。 |
76 |
徐广丽 |
女 |
副教授 |
起伏管道油流携水机理研究、+G储氢与输氢工程7非金属管道适用性评价技术、管道超声内检测器研发、智能油田技术。 |
77 |
杨火海 |
男 |
副教授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复杂油气藏的钻采工艺研究、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技术、材料应用、一体化理论等研究。 |
78 |
杨谋 |
男 |
研究员 |
井筒瞬态压力、井筒-地层传质传热、套管-水泥环-地层完整性分析、环空带压机理。 |
79 |
尹虎 |
男 |
副教授 |
钻井工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利用钻井大数据,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解决钻井过程复杂事故,优化钻井参数。 |
80 |
于春生 |
男 |
高级工程师 |
稠油/页岩油注气/汽提高采收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低品位油气藏原位制氢(IHG)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81 |
袁骐骥 |
男 |
副教授 |
钻井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涉及钻井井控、工艺、工程模拟、仿真。 |
82 |
张广东 |
男 |
高级实验师 |
地层流体相态、渗流机理研究、注气提高采收率、油气藏工程等方面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
83 |
张千贵 |
男 |
副研究员 |
油气井工程岩石力学与井壁稳定,钻井工程地质,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理论与技术,岩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稳定。 |
84 |
张涛 |
男 |
副教授 |
以计算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方法研究油气开采、油气输送时地层和裂缝中的气液、固液等多相复杂流动问题。 |
85 |
张涛 |
男 |
副教授 |
非常规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页岩气、致密气等,微观渗流模拟(LBM, PNM, MD等),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气藏工程理论与方法。 |
86 |
张兴国 |
男 |
副教授 |
油井水泥、水泥浆、水泥石及其外掺料、外加剂,固井顶替、防污染、防漏、压稳、防气窜理论与技术,水泥环在后续生产过程中的完整性理论与技术。 |
87 |
张勇 |
男 |
副研究员 |
复杂结构储层渗流理论与描述、油气藏动态理论与方法、油气藏特殊数值模拟理论及方法、非常规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油气藏特殊开发理论 |
88 |
赵志红 |
男 |
副教授 |
岩石力学理论研究,围绕页岩油气和致密油气缝网压裂理论技术、海洋采油气理论技术开展科学研究。 |
89 |
钟海全 |
男 |
副教授 |
采油采气工艺、井筒多相流理论及应用研究。 |
90 |
周军 |
男 |
副教授 |
油气储运系统优化理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理论、油气田集输技术、储气库模拟与优化技术。 |
91 |
周翔 |
男 |
副研究员 |
CO2提高稠油、致密油采收率及CO2埋存; 数值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 稠油热解制氢; 化学驱提高非常规油藏采收率。 |
92 |
蔡亮学 |
男 |
讲师 |
管道超声内检测技术、非金属管道适用性评价技术、智能油田技术、油气储运工程施工技术。 |
93 |
陈超 |
男 |
研究员 |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可靠性与韧性、智能监检测技术、油气泄漏、火灾与爆炸理论、智能安全技术、氢能储运安全技术。 |
94 |
陈朝晖 |
男 |
讲师 |
岩石孔道网络流动模拟,提高采收率微观渗流与宏观驱替过程模拟,渗流力学原理与油气藏工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原理与模拟。 |
95 |
陈曦宇 |
男 |
讲师 |
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藏增产改造技术与理论、水力压裂相关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
96 |
陈阳 |
女 |
副研究员 |
主要从事油气管道输送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包括湍流理论与模拟、原油成品油减阻输送、复杂流体流动模拟等。 |
97 |
丁乙 |
男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复杂地层井壁稳定理论与技术、深层岩石力学基础理论、钻完井工程-地质一体化设计与优化研究。 |
98 |
董广建 |
男 |
讲师 |
主要从事石油工程岩石力学、钻井提速提效技术、随钻测量技术、深水钻井技术等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研究 |
99 |
杜代军 |
男 |
助理研究员 |
水驱油藏流度智控剂研发及高效驱油机理;复杂油藏调剖堵水材料研发;化学驱的油藏适应性及驱油机理;致密油藏用响应性防窜材料及防窜机制;微观/介观尺度仿真模拟。 |
100 |
杜娟 |
女 |
讲师 |
油气井增产改造,压裂酸化,采油化学。 |
101 |
高佳佳 |
男 |
讲师 |
致力于孔隙介质力学(考虑岩石孔隙含单相或多相流的热流固化多场耦合作用)在石油工程,地热和水合物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
102 |
苟波 |
男 |
副研究员 |
油气井水力压裂、基质酸化、酸压实验技术与方法、数值模拟和工艺技术应用。 |
103 |
何国玺 |
男 |
副教授 |
从事油气储运系统结构与安全、腐蚀与防护、检测与评价、完整性管理等方面的科研、教学与服务工作。 |
104 |
何佑伟 |
男 |
副研究员 |
注气提高采收率、CO2利用与封存; 储气库结盐及预测;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非常规油气藏渗流理论、复杂缝网表征、数值模拟及反演。 |
105 |
贺站锋 |
男 |
高级实验师 |
油气田腐蚀机理、检测及评价;内外腐蚀直接评估方法、缓蚀剂开发及实验评价。 |
106 |
侯铎 |
男 |
讲师 |
油气井管柱失效分析、管柱力学及井筒完整性安全管控。 |
107 |
黄盛 |
男 |
讲师 |
油气井固井工艺,水泥外加剂及功能性纳米材料研究,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功能性前置液研究。 |
108 |
江有适 |
男 |
副研究员 |
主要从事增产改造理论技术研究,在页岩气压裂返排优化、全三维裂缝扩展、多相流动模拟等领域有丰富的积累。 |
109 |
姜淑贤 |
女 |
讲师 |
地层三压力、地应力计算与研究,运用机器学习预测钻测井中重要参数。 |
110 |
蒋贝贝 |
男 |
讲师 |
水平井分段完井优化(射孔、筛管)及井筒控制理论研究。超深井稠油降粘及电加热清防蜡工艺优化研究、高含水油藏水平井智能控水完井优化研究、高温高压油气藏井壁稳定性评价及完井方式优选研究、高温高压超深致密砂岩气藏防砂完井优化研究、高温高压超深油气藏试油优化研究。 |
111 |
孔令圳 |
男 |
讲师 |
管道完整性评价,含缺陷管道的适用性评价,地质灾害下管道力学分析,管道环焊缝断裂评价,高钢级管道断裂数值模拟。 |
112 |
李红涛 |
男 |
副研究员 |
油气井工程流体力学。研究内容涉及深井、超深井、复杂井钻井井筒多相流瞬态流动理论建模、实验仿真及工程应用,油气钻井气侵早期检测理论等。 |
113 |
李科星 |
男 |
讲师 |
油藏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调剖堵水、化学驱、气驱和热力采油)。 |
114 |
李林凯 |
男 |
讲师 |
数字岩心重构及流动模拟,生产动态分析理论与方法、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流场参数表征及反演。 |
115 |
李相臣 |
男 |
讲师 |
储层保护理论与技术;化学增产理论与技术;智能完井材料。 |
116 |
李溢龙 |
男 |
助理研究员 |
油气渗流机理实验研究,非常规油气藏渗流力学基础理论,油气藏工程理论与动态分析方法。 |
117 |
梁彬 |
男 |
讲师 |
裂缝性油气藏堵水调剖,致密油气藏提高采收率与离散裂缝网络模拟,机器学习在油气藏工程中的应用。 |
118 |
林冲 |
男 |
讲师 |
非常规储层改造机理,页岩油气资源高效开发,干热岩储层裂缝扩展及剪切滑移,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 |
119 |
刘健 |
男 |
高级实验师 |
油气井工程研究,专注于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以及人工智能在固井工程的应用研究。 |
120 |
刘鹭 |
女 |
讲师 |
围绕超深层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资源、深水油气开发中钻完井材料与工程方向研究中所涉及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及物理化学处理剂研究;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的资源化处理;深水流动保障技术中阻垢剂、防蜡剂、水合物抑制剂的研发;功能性纳米材料的研发及在油田领域的应用。 |
121 |
路千里 |
男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岩石力学、计算力学、非常规储层缝网扩展理论及数值模拟、水力压裂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 |
122 |
罗程程 |
男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复杂井筒多相管流、气井排水采气和人工举升工艺方面的研究。 |
123 |
罗红文 |
男 |
助理研究员 |
完井优化理论,产出剖面评价,分布式光纤DTS/DAS监测解释,生产和压裂动态诊断,压后评价,人工智能算法 |
124 |
罗乐 |
男 |
助理研究员 |
非常规油气藏渗流力学;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智能完井优化技术。 |
125 |
潘毅 |
男 |
副教授 |
油气藏工程,气田与凝析气田开发,注气提高采收率,页岩气开发。 |
126 |
彭炽 |
男 |
助理研究员 |
油气井工程人工智能,水射流及空化设射流破岩理论,井筒多相流动,溢流监测与井控安全。 |
127 |
彭瑀 |
男 |
讲师 |
油气田增产改造理论和工艺相关的岩石力学、传热学、断裂力学、流变学、数学理论跨学科应用和数值模拟研究。 |
128 |
秦佳正 |
女 |
副研究员 |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油气开发领域的应用、CO2提高采收率与埋存、储气库、非常规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开发政策、复杂缝网表征与数值模拟、试井解释及产量递减分析。 |
129 |
任冀川 |
男 |
助理研究员 |
主攻复杂碳酸盐岩酸压裂缝扩展、刻蚀及导流能力形成机理和长水平井暂堵酸压工艺优化方向。 |
130 |
任文希 |
男 |
副研究员 |
非常规油气井的完井优化、产能评价和动态分析;非常规储层岩石物理化学实验和理论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131 |
任妍君 |
女 |
副研究员 |
功能化纳米材料/抗温耐盐聚合物/原位纳米乳液等新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在油气钻探中的应用。 |
132 |
檀家桐 |
女 |
讲师 |
从事非常规原油降黏减阻输送技术、油气多相管流及流动保障理论及油气田集输工艺技术的研究工作。 |
133 |
唐慧莹 |
女 |
副教授 |
非常规储层压裂数值模拟及地质工程一体化数值模拟技术;储层地质力学;裂缝性储层数值模拟;机器学习算法应用。 |
134 |
唐雁冰 |
男 |
讲师 |
岩石物理与渗流实验,非常规油气藏多尺度渗流理论与应用,GPU高性能计算与复杂油气藏多尺度渗流数值模拟。 |
135 |
涂汉敏 |
女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油气藏流体平衡与非平衡相态、油气非平衡传质扩散以及油气非平衡渗流方面的研究。 |
136 |
汪勇 |
男 |
讲师 |
油气藏流体相态理论、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油藏数值模拟、缝洞型油藏开发理论。 |
137 |
王超文 |
男 |
助理研究员 |
流体相平衡和化学平衡、油气藏工程及数值模拟、油气藏原位转化制氢。 |
138 |
王国华 |
男 |
讲师 |
喷射钻井、油气井压力控制、井下工具。 |
139 |
王晓 |
女 |
讲师 |
从事提高采收率方向的研究,包括化学驱、低矿化度水驱、CO2驱及埋存等。 |
140 |
王颖 |
女 |
讲师 |
复杂气藏开发;CO2地质封存与增产利用;非常规油气田开发;油层物理与多相渗流研究。 |
141 |
吴锋 |
男 |
讲师 |
油藏工程、油气渗流理论、试井分析及物理模拟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142 |
谢刚 |
男 |
讲师 |
水基/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钻井液处理剂的分子结构设计与计算模拟,井下复杂情况预防与处理研究。 |
143 |
徐世乾 |
男 |
助理研究员 |
基于EDFM-XFEM的致密/页岩油气压裂开采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基于EDFM的井网-缝网耦合条件下智能优化设计技术与应用,基于最佳开发效果的压裂施工参数和生产制度智能优化设计技术与应用。 |
144 |
徐涛龙 |
男 |
讲师 |
油气储运设施风险评价、结构强度及失效分析、材料断裂及破坏机理等研究,涉及结构强外力下动力学响应的模拟及试验,裂纹形核、扩展的微观机理,材料跨微观/宏观的跨尺度连接等方面。 |
145 |
杨小江 |
男 |
副研究员 |
油气藏增产改造酸化(压)液体系、储层重复改造中的暂堵剂材料及配套工艺。 |
146 |
杨旭 |
男 |
助理研究员 |
气体钻井、复杂地层多物理场耦合渗流与井壁稳定、致密气藏储层保护、页岩油气藏产能递减与产能评价。 |
147 |
于浩 |
男 |
讲师 |
油气井杆管柱力学、岩石力学、水力压裂缝网演化、地应力场分析及井筒完整性等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 |
148 |
袁彬 |
男 |
助理研究员 |
油气井水泥浆体系,固井工艺 ,酸性油气藏固井防腐,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研究。 |
149 |
张芮菡 |
男 |
讲师 |
复杂油气藏渗流及数值模拟研究:页岩气多尺度渗流理论、非常规油气藏压裂与生产动态一体化模拟、二氧化碳埋存及提高采收率 |
150 |
张政 |
男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油气井工程与海洋油气工程相关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为深水和陆地双梯度钻井,油气井固井与完井。 |
151 |
赵帅 |
男 |
助理研究员 |
稠油热采室内研究、数值模拟、方案设计研究,页岩油藏注气研究,化学驱(凝胶颗粒调驱、表活剂驱)。 |
152 |
朱苏阳 |
男 |
讲师 |
油藏工程、煤层气藏工程。 |
153 |
李政澜 |
男 |
实验师 |
非常规油气微观渗流理论及实验、地质工程一体化数值模拟、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油气藏工程理论及动态分析 |
154 |
曾杰 |
男 |
副研究员 |
长期从事非常规致密油气藏渗流机理研究、多物理场耦合理论研究和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压力动态分析。通过建立新的解析模型和数值模型进行从微观到宏观油藏尺度的模拟和研究。 |
155 |
高岳 |
女 |
助理研究员 |
多场多相耦合作用下的海洋管柱振动响应:针对海洋风、浪、流复杂多物理场耦合环境,分析在内部油气水多相流和外部海洋波流协同作用下的海洋柔性管(立管/隔水管、海底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特性。 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复杂多相流动:管输涉及的多相流型、流致振动等问题。 |
156 |
李骏 |
男 |
助理研究员 |
从事海洋/陆地油气田增产改造理论与技术研究,压裂、酸化增产基础研究和应用;颗粒类新材料研发,颗粒类数值模拟研究,颗粒类工艺优化研究,颗粒输送流体力学:基于CFD-DEM为基础的颗粒与流体耦合输运理论与应用。 |
157 |
林然 |
男 |
副研究员 |
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缝网压裂理论与技术。 |
158 |
宋金泽 |
男 |
讲师 |
本人主要从事机器学习与大数据理论应用、钻井多物理场耦合、水合物开采、管柱振动与结构安全等方面研究。 |
159 |
孙杰 |
男 |
研究员 |
油气集输系统多相流及流动保障、非常规原油降黏减阻、液滴动力学及其调控、非牛顿流体流变及管流特性、油气储运智能化。 |
160 |
王铭伟 |
男 |
实验师 |
油气藏工程研究、复杂油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
161 |
王强 |
男 |
讲师 |
长期从事非常规储层体积压裂裂缝延伸数值模拟、复杂多相多尺度渗流机理模拟、多场多物理行为耦合研究以及二氧化碳封存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和教学工作。 |
162 |
张阳 |
男 |
讲师 |
主要从事油气田增产改造工作液体系、稠油开采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在超高温压裂液体系、高性能环保有机酸液体系、稠油降黏剂体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