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特色

    中心特色

    1.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中心主任:张智,男,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天府科技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油气井建井安全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资助计划。获得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石化行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油气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一直从事建井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安全工程、采油气工程理论与技术、能源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主研各类科研项目110余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单位,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及三等奖9项。产学研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发明了“高温高压循环流动腐蚀评价装置”并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获石油石化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银质奖。

    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件,登记软件著作权35项,指导研究生共计60余名(博士及博士后15名)。

    中心副主任:汤勇,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教育厅“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埋存与资源化利用”创新团队负责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第六届气田开发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二届《油气藏评价与开发》编委。

    主要从事CO2地质埋存及注气提高采收率、油气相态理论及测试、储气库高效建库、气田及凝析气田开发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省部级课题等纵向课题十余项,横向课题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中心实验教学团队由 77 人的团队构成,涉及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三个专业,包括全院核心骨干教师以及全体实验室教师构成。院领导、专业以及学科负责人、知名专家教授,青年专家均参与一线实验、实践教学。

    中心现有专职人员平均年龄 42 岁,博士学位 53 人占比 68.8%,正高级职称 40 人占比 51.9%,教学团队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比例适当,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按照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中级实验人员进行了合理的配置,从师资方面保障了实验与实践教学的顺利执行。

    2.具有综合实验教学功能的中心实验室

    将“石油工程、油气储运、油气智能控制、油气智能装备实验室”进行了有机整合,改革了单一的实验教学体制,使实验室发展为多学科相互渗透,建成了具有综合实验教学功能的中心实验室。同时,中心全面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打破实验教学仅仅依附于理论教学、只强调基本技能训练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和学科发展前沿,开设大量的“开放式、研究型”实验,其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等特色吸引大批学生的积极参与;“开放式、研究型”实验面向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开放,使学生受到较全面的、严格的、系统的科研训练,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