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媒体
ENGLISH | 基金会 | 办事大厅 | 服务门户 | 意见反馈 | 办公网 | 车辆管理 | 电子邮件
  • 校情总览

    学校概况 学校章程 统计信息 历史沿革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大事记 宣传片 大学精神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学院设置 管理服务 研究机构 科研基地平台

  •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杰出师资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在线教育 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

  • 科学研究

    科研基地平台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 成果发布 学报中心 学术论文投稿指南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留学生招生 奖励与资助 就业指导服务 创新创业服务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交流 校地合作交流

  • 校园生活

    易班 学生社团 教工社团 常用电话 教学日历 作息时间 校园地图 来校路线

  • 招聘招标

    人才政策 招聘信息 招标公告

  • 本周活动
  • 疫情防控
  • 学校要闻
  • 新闻中心
  • 校报在线
  • 媒体石大
  • 成果发布
  • 石大榜样
  • 不忘初心
  • 热点关注
  • 首页 > 成果发布 > 正文

    高温高压凝析气、高酸性天然气安全高效集输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新闻来源:   审核:   编辑:秦光源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07日   点击率:


    所获奖励: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李长俊、贾文龙、陈彰兵、胡剑、段伟刚、吴瑕、李卓然、尤嘉慧

    主要完成单位: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我国高温高压凝气、高酸性天然气资源丰富,集输过程中的能耗和安全环保问题突出,但我国缺乏保障集输系统的安全、高效设计、运行和管理的核心技术。通过十年攻关,提出了高温高压凝气、高酸性天然气热物性参数理论模型及算法,创建了集输系统多相流动及安全分析技术,研制了集输系统仿真与优化软件。形成了国际先进的天然气集输系统设计运行管理关键技术,改变了我国无法自主安全、高效设计高温高压凝气、高酸性天然气地面集输系统局面;应用于全国所有的高温高压凝析气田、四川盆地所有的高含硫气田,产生经济效益超过42亿元。授权发明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13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90篇(SCI收录46篇),支撑编制和修订国家、行业规范7部。

    图1 高压复杂天然集输技术应用领域


    图2 成果应用创下七项国内之最



    上一条: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纳米球近井-深部一体化调驱关键技术及应用
    下一条:油气管道缺陷在线智能检测与安全评价技术及应用

    【关闭】

    • 校情总览
    • 教育教学
    • 合作交流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校园生活
    • 师资队伍
    • 招生就业
    • 招聘招标
    • 办事大厅
    • ENGLISH
    • 社区服务
     成都市新都大道8号(成都校区)|  610500|  值班电话:028-83032308| 招生咨询:028-83032224| 国际学生招生:86-28-83032846  |   南充市油院路30号(南充校区)|  637001|  值班电话:0817-26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