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培养大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促进各地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和职业化发展,202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全国医务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论坛于7月19日至2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马凤芝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郑胜景副部长,广西医科大学校长曾志羽教授,以及来自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医院管理者、社工机构负责人、师生代表等260余人参加会议。
图1 大会会场
我校法学院谭祖雪教授担任大会主旨报告的主持人,并作为“理论与实务圆桌对话: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与评价体系”嘉宾,分享了我校在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协同培养上的经验。
图2 大会主持
在18日举行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中,谭祖雪教授当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是她第3次当选副主任委员,这也体现了业界对我校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充分肯定。
我校一直重视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通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一是科学设置医务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在国内较早开设医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社会工作硕士还顺应健康中国战略、老龄化社会发展等新形势,开设了健康社会工作专业方向,拓展、丰富了传统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成为国内少有的开设该方向的高校。二是构建了政-校-社联合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注重建立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打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与新都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新都区政府购买6家医院的社会工作服务,形成了具有新都特色的“红十字医务社工模式”;与成都市民政局共建“成都市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实训基地”,为成都培养在地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人才。三是服务社会重大需求。教师担任四川省积极与健康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技术兼职10余项,先后承担民政部在华西口腔医院开展的“唇腭裂患儿心理社会支持”项目、国务院妇儿工委-联合国儿基会“汶川地震灾后儿童社会心理支持及康复服务”、抗击新冠疫情社会心理支持服务等重大项目,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四是医务社工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我校社会工作学子曾娅负责的医务社会工作项目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奖金奖,她扎根社区基层一线,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为民服务的事迹被央视新闻频道专题报道。毕业生李超获全国百名社工人物称号,参与部级行业标准《社区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规范》的制定和修订,创办了四川省唯一一家专注精神健康社工服务的机构,引领了本土精神健康社工服务的发展。五是产出了一批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参与编写出版了社会工作实务系列教材《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操作手册》等教材5部,发表《挑战与应对:社会工作防疫实践的伦理反思》等论文30余篇,编写专业案例10余个,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省级奖励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