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四年前的九月,意气风发,走进大学新天地;四年后的六月,离别在即。六月,是花儿绽放的季节,也是梦想开花的季节。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里随处可见穿着学士服拍照的毕业生们,他们的四年里都有哪些感受呢?
人物档案:
姓名:许鹏
专业:外语院2012级石油科技俄语
毕业去向: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
获奖情况:四川省2016届“优秀毕业生”;西南石油大学2016届“优秀毕业生”;6次获校级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2次获西南石油大学“神开德贵”奖学金;第三届全国英语口语测评大赛本科非英语专业组二等奖;西南石油大学“奇思异想”杯外文翻译大赛俄语类二等奖;西南石油大学班长工作论坛优胜奖;西南石油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三等奖;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廉洁学风教育”演讲大赛一等奖;

采访提问
“大学生涯就要结束了,能否用一句精炼的话概括自己的大学生活?”
对于这个问题,许鹏学长这样说道:做一个“高”“大”“上”的人。
高,是指道德品质的高。他这样说道:人才,成才之前先成人,要把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修养拿上去,才能再来说才能的问题。
大,指的是眼光和格局要大。他说:“在我还在咱们院主席团任职的时候,牵头组建了院学生记者团、院媒体中心等机构,虽然当时像是机电院他们已经有了这些网络媒体的宣传组织,但咱们不能做创新的潮流带头人也要跟上这波潮流。”于是许鹏学长不仅成立了记者团,还担任了记者团的首任团长。
上,指的学习成绩和业务水平。“我曾经也有过一段时间因为工作的繁忙,学习压力也大,成绩一直在上下徘徊,很不稳定。但是学习成绩也算是学生的业务之一,压力越大我的动力也就越大,越努力就变得越有兴趣。有时候虽然忙,但是这种饱满的忙碌给我带来的充实感也是很强的。”许鹏学长大学四年的平均学分绩点是3.68,位列年级第六;综合测评均值位列年级第一。
“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何看法?”
职业发展方面,他告诉笔者,理性的分析了目前的就业形势后,他还是选择了继续读研的道路。但因为自身的本科是俄语专业的,而读研方面跨专业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所以希望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把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能够读取到更多方面的有益于自己发展的资料。
除了对俄语、石油行业的就业形势持观望态度以外,许鹏学长还谈到,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来讲,自身也希望能对文凭或者证书体系有进一步的完善,再加上自己对文史哲学科类有兴趣,也很热爱学生工作,所以目前的选择对自己来说是值得期待的。
“对学弟学妹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可以传授的经验?”
对于这一点,他说:“学生学生,当然是‘学’在‘生’前。”他告诉笔者,“学”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学习,那些有意义的事、正确地处理事情的方法都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范本;“生”说的是生活,在不断的学习路上丰富自己之后生活路上的风景也会变得美丽许多。
其次,他还谈到,学习之余,力所能及的给自己施压是有必要的。“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要在他忙的时候才能看出来。”他这样说道。
然后他还谈到了自我激烈与暗示的重要性,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学习或者学生工作中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完不成某项任务,而要坚定信念,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完成。
此外,许鹏学长还提到,对自己有所规划时,目标不宜过大,定下的目标要可期,然后不断地完成自己的一个个目标。
“离别总是伤感的,在大学里有什么留念的,又有什么遗憾?”
“大学四年过去的其实很快,现在匆匆回首,其实这整个校园的一草一木,每次去上课或是去完成工作时走过的那些路都可以成为我的留念,若干年后我回想起我的大学来可能最先想到的不是什么具体的事件,而就是这些平时成为我生活点缀的花草树木,水木青山。”
“至于遗憾,我倒是有些舍不得这些老师同学,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一起相处了那么久,现在就要分别舍不得是肯定的,离别果真是伤感的啊。”(外国语学院学生记者团/程午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