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创新性地构建了“思政课+”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题报告、主题演讲、参观实践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机结合,促进主渠道主阵地育人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思政课+参观实践,以感性认识激发理性思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拔表现优秀的学生实地参观“建川博物馆”,参观学习中,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老师采用“问题链”、“情景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现场讲解知识点,与学生深入探讨。最终,在授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同指导下,各小组同学围绕展馆内的不同主题,分工协作完成了微视频制作,并在课堂上宣讲学习感悟与参观体验,进一步深化了学习效果。

组织学生参观建川博物馆
思政课+演讲比赛,将思想政治素质外化于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精心打造“西柚青年说”思政教育品牌,开展“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演讲比赛,增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过程中,注重选好种子,由任课教师推荐思想政治素养好、演讲水平高的学生,自选课程相关题目进行备赛;注重配好班子,每名任课教师与一名辅导员搭档,对备赛学生进行指导;注重搭好台子,高规格举办演讲比赛并进行广泛宣传,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凝思想、说心声、提素质、展风采的时空。

举办主题演讲比赛
思政课+专题讲座,权威声音增强理论说服力。邀请形势与政策方面的专家、大家、名家到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适时嵌入专题报告,紧扣当下社会热点、时事焦点进行分析与解读,让学生更系统、更深入、更生动地探究课堂知识,进一步培养分析形势、了解政策的兴趣和能力。报告与课程内容相互呼应,唱响价值引领的“主旋律”,形成思想教育的“立体声”。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牛先锋做专题报告
通过对“思政课+”模式的探索,打破了以往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的被动学习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开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学习,给予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多向培养,促进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