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一网通办
  • 办公网
  • 电子邮箱
  • 领导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学生工作 >> 正文

推普推理论-三下乡小纵队赴观音阁前铺社区开展推普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作者:文/李紫瑞 图/李紫瑞 宋军霏     编辑:朱杨     审核:何姗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语言优势,助力基层语言文化建设与沟通能力提升,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三下乡”小纵队于7月16日-26日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观音阁街道前铺社区,开展为期11天的“声入社区,推普同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涵盖分龄普通话培训、语言艺术工作坊、理论知识宣讲、社区走访调研等多项内容,用专业声音搭建沟通桥梁,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三下乡小纵队”队员集合合影

7月17日清晨,实践团队在社区活动中心正式启动“播音主持小课堂”。团队结合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声技巧、语音规范等核心知识,针对社区不同年龄段居民设计了精准化教学方案。对老年居民,开设“生活实用普通话”课程,通过“就医问诊对话模拟”“超市购物场景演练”“智能手机语音助手使用”等生活化场景教学,搭配口腔开合训练、气息控制练习等专业方法,帮助他们解决日常交流中的“方言壁垒”问题。针对青少年群体,则打造“语言艺术成长营”,开展拼音正音训练、诗歌朗诵指导、校园广播模拟等趣味活动,通过“绕口令闯关赛”“故事配音秀”“小小主播体验”等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提升普通话水平。

活动中,不同专业优势相互补充。播音学子助力理论与科普内容更生动传递,石油工程、法学院同学借语言技巧提升表达感染力。居民们在趣味互动里,既学会用普通话顺畅交流,又收获能源知识、理论养分,从“听讲解”到“主动问、一起讲”,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队员们开展亲子推普课堂

队员们为老年居民纠正普通话读音

社区68岁的李奶奶课后拉着队员的手说:“以前去医院挂号,说方言总怕医生听错,现在跟着你们练了‘就诊常用语’,下次去医院再也不犯怵了!”社区三年级学生陈诺在朗诵比赛中获奖后激动地说:“哥哥姐姐教的‘胸腹联合呼吸法’太神奇了,我现在读课文声音又大又稳!

结合实践主题与专业特色,团队同步开展“声传理论进社区”系列活动。7月20日,团队以“说好普通话,连接大世界”为主题举办政策宣讲会,成员们用标准流畅的播音腔解读推普政策对乡村振兴、人际沟通的重要意义,现场还设置“普通话小知识问答”环节,居民们踊跃参与,气氛热烈。7月23日,团队联合石工院、法学院同学共同举办“知识赋能生活”分享会,艺术学院学子担纲主持与互动引导,用生动的语言串联起“家庭节能小妙招”“老年人防诈骗法律知识”等实用内容,让专业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队员们积极听取居民意见建议

播音专业的同学说:“看到居民们从方言交流的拘谨,到用普通话畅聊的自在,真切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专业能成为连接彼此的桥,超有意义!” 石油工程的同学感慨:“把石油知识讲给居民听,从他们好奇的眼神里,我懂了科普的价值,也更明白专业能照进生活。” 法学院的同学分享:“用唠家常讲理论,居民听得进、有回应,这让我知道理论宣讲可以很‘接地气’,以后要把更多知识这样传递出去!”

活动期间,团队还走访了社区20余户家庭,记录居民的语言使用需求与建议,形成《前铺社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报告》。实践团队队长在总结中说:“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能用专业所长为前铺社区居民搭建语言桥梁,是我们践行‘用声音传递温暖’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我们将带着调研成果继续优化教学方法,让普通话真正成为助力基层发展的‘暖心语言’。”

队员们为社区长期推普活动提供建议

此次实践,西南石大学子打破专业边界,以“推普+理论+科普”融合模式,为社区文化交流、知识传播添砖加瓦。未来,团队将延续跨专业协作,让更多元的青春力量扎根基层,书写实践育人新答卷。

上一条:易班活动 | 致敬军旗,传承初心 下一条:“艺”往“巫”前,“普”育“英”才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巫所不能”暑期实践队赴巫山县福田镇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