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程,7月上旬,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八名青年学子(含一名幕后人员)奔赴重庆市巫山县福田镇跑马村,开展以“推普筑梦,教育启航”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普通话推广、英语启蒙教学等多元形式,为当地4-14岁儿童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实践团队成员与当地孩子们合影留念
在跑马村,团队成员发现,受方言环境和教育资源限制,许多孩子普通话基础薄弱,语言表达能力参差不齐。为此,团队精心设计“趣味推普课堂”,通过绕口令比赛、红色经典诵读、经典篇目诵读等互动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姐姐,我以后想用普通话给外地游客介绍我们巫山的脆李!”一名孩子课后的话语让队员们动容。
普通话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乡村孩子连接更广阔天地的纽带。团队通过语言扶贫,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彰显了西南石油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团队成员帮小朋友标注重点
小朋友积极参与普通话课堂
次日,团队立足“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理念,为孩子们带来生动活泼的英语启蒙课。从字母歌到日常问候,生动的英语小游戏让整个课堂充满欢声笑语。 “原来‘hello’能交到这么多朋友!”孩子们的惊叹让实践队深刻体会到:教育公平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而语言能力则是乡村儿童未来参与全球对话的“第一块敲门砖”。“语言为桥,文化为媒”,一堂小小的英语启蒙课在孩子们心中埋下“走出去看世界”的种子。
小朋友们展示回答问题后得到的小奖品
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三下乡”社会实践,将其作为培养新时代有为青年的重要抓手。本次实践是西南石油大学深化“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的生动缩影。艺术学院学子以党建引领团建,厚植家国情怀。在教学中融入巫山红色文化、《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朗诵,将推普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推普课结束后,我院202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刘禾垚同学表示:作为播音生参与“三下乡”教小朋友普通话,是专业与责任的交融实践。教学里,从纠准发音到引导孩子们顺畅表达,不止于技巧,更要传递温度。借诗词、故事教普通话,背后承载的是文化“声生不息”的力量。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艺术学院“巫所不能”暑期实践队的八位成员对专业有了新敬畏——以声为桥,连知识、暖心灵、传文化。未来也会带着这份使命,用声音续写热爱与担当 。
青春向党,强国有我。此次巫山之行,正是西南石油大学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务实举措,展现了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政治自觉。“感谢西南石油大学的姐姐们,我也要学好普通话和英语,将来建设家乡!”跑马村孩子的真挚话语,是对团队最大的褒奖。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教育赋能民族未来。西南石油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引领青年学子在祖国大地上书写青春的满分答卷!
实践团队成员与当地领导干部及孩子们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