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化工院星火铸魂实践队:追寻铁血征途,传承信仰之光2025-07-29 作者:熊可凡 编辑:程美容 审核:章志华 浏览:[]
2025年7月,西南石油大学“星火铸魂”暑期社会实践队追寻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征战足迹,沿青海西宁、甘肃张掖至新疆乌鲁木齐的红色路线,开展了一场感人至深的精神研学之旅。通过实地探访三大纪念馆、参观调研珍贵历史文物、祭扫烈士陵园,青年学子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信仰力量,将西路军精神内化为奋进动力。 青海西宁:风雪祁连下的忠魂丰碑 实践队首站抵达西宁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最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来自展馆周边中小学、在展馆中分组讲解的小志愿者们,稚嫩而略带紧张的童声中,娓娓道来的是西路军浴血奋战、慷慨赴难的悲壮故事。当看到“浩气长存”展厅内旱井中散落的30双草鞋,队员无不动容——这些由甘肃老人后代特制的文物,象征着西路军“铁脚板踏破艰险”的意志,质朴文物中的真情流露比任何教科书都更直击心灵。在苍松掩映的西宁市烈士陵园内,队员们祭扫西路军烈士公墓并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队员们凝视着高耸的烈士纪念碑,碑上刻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永垂不朽”题词,显得庄严肃穆。在镌刻着西路军征战故事的浮雕前,队员们深深鞠躬,深切缅怀革命先辈英勇不屈的西征历史。 甘肃张掖:浴血奋战的英雄史诗 马不停蹄转战甘肃张掖,队员们站在张掖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门前,瞬间被青铜群雕的磅礴气势震撼。这里不仅是甘肃规模最大的红色遗址,更是用2.5万件文物无声讲述着那段悲壮史诗的露天教科书。一幅幅斑驳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珍贵文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斗争故事,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在西征路上的浴血奋战与坚定信念,让在场所有人深受震撼与教育。 在张掖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先生为营救红西路军被俘、流落、失散人员而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让队员们动容。拾阶而上进入北院纪念园,队员们驻足在王定烈将军亲笔题写的“先烈英灵,浩气长存”八个红色行书大字下的汉白玉纪念台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着高金城烈士半身铜像久久不愿离去。这里展现了红西路军血战河西写下悲壮征程的历史画卷,见证了高金城烈士冒死营救红军的英雄事迹。睹物思人,融景生情,刻骨铭心。 新疆乌鲁木齐:淬炼成钢的精神熔炉 在乌鲁木齐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内,三间看似不起眼的展厅揭开了历史新篇:400余名幸存西路军战士在此学习炮兵、无线电技术。队员们在“淬炼成钢”展厅驻足,泛黄的《炮兵教程》手稿、自制的测绘仪器,印证着西路军“战斗到学习”的转型。从浴血祁连到钻研科技,西路军战士们用生命诠释“革命需要就是使命”的信条,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的进取精神是西路军精神信念在相对和平环境下的转型与延续,是对青年一代在和平年代如何赓续西路军精神的生动回答。 此次追寻西路军足迹的社会实践,是“星火铸魂”实践队践行习总书记“讲好西路军故事”的嘱托、赓续以“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为内涵的西路军精神的寻根求真之旅。西路军精神的深邃内涵,激励着新一代青年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用行动践行实干强国担当的时代责任。这场青春践行,终将成为红色基因的“传火站”:当西路军的故事从青年口中讲出,当英雄气概融入青春步履,那束在风雪中不灭的精神星火,必在强国征程上燎原成势,让红色血脉在实干担当中永远滚烫。 图1 实践队员在西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前合影 图2 全体实践队党员在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 图3 实践队参观西宁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图4 实践队员祭扫西宁市烈士陵园 图5 实践队参观张掖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 图6 实践队员在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内拍摄微党课 图7 实践队员瞻仰高金城烈士铜像 图8 实践队参观乌鲁木齐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