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动态>>校友风采>>正文

【校友风采】生物工程2004级校友— 天津大学张志成教授

2025-07-21  作者:  编辑:向鹏  审核:章志华  浏览:[]

张志成,我校2004级生物工程专业校友,现任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英才教授,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山东复合材料学会理事;《SmartMat》副主编,《Rare Metals》学术副主编,《物理化学学报》、《Nano Research》、《Nano Research Energy》、《Nano-Micro Letter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编委/青年编委,并多次受邀担任客座编辑组织能源催化材料专刊。

张志成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小分子催化转化,目前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主编英文专著2部,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项目,担任《SmartMat》副主编,《Nano Research》、《Nano-Micro Letters》、《物理化学学报》等多份刊物的编委或青年编委。

从清华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阶段起,张志成始终对科研满怀热忱,立志突破贵金属催化剂研究瓶颈。基于多年科研积累,张教授明白——发展高原子利用率贵金属催化剂是必然方向,而新方法、新体系、新策略则是精准合成新型高效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关键所在。他长期聚焦贵金属基纳米材料精准合成与催化应用,致力于在原子、分子尺度精准调控材料结构。面对二维超薄纳米结构可控合成的高难度挑战,他创新发展液相晶种调控法,利用欠电位沉积原理,精准控制成核与生长过程,在Pd纳米片制备等研究中取得关键突破,实现原子级超薄贵金属材料可控合成,为后续催化研究奠定坚实材料基础 。

在科研领域和学术研究中,创新精神始终是张教授的人生态度。为解决传统催化剂制备步骤繁琐的问题,他首创“一锅法”合成多级结构合金纳米材料,将原本需要多步完成的制备过程简化,同时提升材料均一性;面对催化反应中活性位点难以精准调控的难题,他开发“原子层沉积辅助刻蚀”技术,实现对催化剂表面原子级别的精准修饰;在催化剂回收与循环利用研究中,他设计“磁响应型多孔催化材料”,通过外加磁场即可快速分离催化剂,解决传统分离方法效率低的问题;针对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的瓶颈,他结合原位表征技术与理论计算,建立“动态构效关系模型”,突破静态研究的局限,为催化剂设计提供全新理论依据。

张志成教授以持续的科研突破与创新实践,在催化领域深耕不辍。他的探索精神与学术坚守,恰与西南石油大学“明德笃志,博学创新”的校训高度契合——以“明德”守学术初心,以“笃志”破科研难关,以“博学”拓研究边界,以“创新”开领域新局,他始终用实干诠释着对校训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上一条:【校友风采】应用化学2013届博士— 长江大学任朝华教授 下一条:【校友风采】化学工程1995级校友— 武汉大学丰敏教授

关闭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西南石油大学明德楼A区 联系电话:028-83037306 邮编:6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