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动态>>正文

陈鑫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成果

2025-07-29  作者:黄丹超  编辑:黄丹超  审核:唐鋆磊  浏览:[]

近日,西南石油大学陈鑫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联合研究,在酸性析氧反应(OER)的催化剂性能提升及反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通过4f 轨道诱导的极性调制,结合 Bader 电荷计算、sXAS 光谱及原位表征,建立了Ru-O 极性作为酸性 OER 的描述符,揭示了其通过优化中间体吸附、抑制晶格氧过度参与的双重机制,为 Ru 基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了新范式。相关研究成果以“4f-modified Ru-O polarity as a descriptor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acidic oxygen evolution”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文章通讯作者为西南石油大学陈鑫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程位仁、王超、刘庆华研究员。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WEOER催化剂的开发面临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成本高昂等多重挑战。尽管Ru基催化剂展现出潜力,但其过度氧化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尚待解决。现有改性策略在高负荷条件下表现有限,因此探索新策略以提升催化剂性能至关重要。稀土元素的4f轨道修饰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可通过调控电子结构和极性,改善Ru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为解决PEMWE中的OER挑战提供潜在解决方案。

图1. 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1介绍了4f-Nd-RuO₂纳米催化剂的三步制备过程及其结构特性:通过氢气退火、空气退火和盐酸处理,获得均匀分布、粒径约3.9 nm的高结晶度纳米颗粒,且Nd掺入未破坏RuO2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高效可行,Nd的引入和4f轨道改性策略有效,为催化剂的高活性和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图2. 催化剂的电子结构

2研究了4f-Nd-RuO2催化剂的电子结构,通过XPSXANESfT-EXAfSWT-EXAfS等技术分析,揭示了Nd掺入对电子结构的影响。Nd的掺入通过强电子相互作用改变了Ru的电子云分布和氧化态,优化了Ru-O键结构。XPS显示Ru 3d信号向低结合能移动,Nd 3d5/2峰与O KLL峰重叠,EPR证实无氧空位。XANESEXAFS分析表明Ru的氧化态降低,Ru-O键长略长于n-RuO2Nd-O键增强。这些变化通过调控电子结构和优化Ru-O键,提升了催化性能。

图3. 三电极体系中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

3展示了4f-Nd-RuO2在酸性OER中的优异性能:过电位低(214 mV),Tafel斜率小(62 mV dec-1),电荷转移快,活性位点多(Cdl36.0 mF cm-2),本征活性高(MA580 A gRu-1TOF546 h-1),且稳定性强(40小时运行电位仅增加68 mV),Ru溶解少(接近商业IrO2水平)。这些优异性能源于Nd调控的Ru-O键优化和电子结构调控,显著降低反应能垒,适用于质子交换膜水电解中的实际应用。

图4. Ru-O 极性分析

4研究了4f-Nd-RuO2催化剂的Ru-O极性及其与OER性能的关系。通过Bader电荷计算、O K-edge XAS光谱、原位SR-fTIR和原位XAFS等手段,揭示了Ru-O极性的电子结构特征及其对OER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Ru-O极性与OER活性呈火山型关系,适中的极性最优,4f-Nd-RuO2表现出最高活性。同时,该材料通过AEM路径进行OER,且4f修饰显著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抑制了Ru的过度氧化。


图5.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中的电催化OER

5表明,4f-Nd-RuO2作为阳极催化剂在PEM电解槽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电解性能,显著优于其他RuO2催化剂。该材料在长时间运行中表现出卓越的电化学稳定性,显示出在实际PEM电解水系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2258-z

下一条:我院师生参加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并联合承办分论坛

关闭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西南石油大学明德楼A区 联系电话:028-83037306 邮编:6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