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全体在校学生: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主办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领域最顶级赛事,是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竞技的最高舞台,也是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排名第一的学科竞赛。为扎实做好2026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备赛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参赛学生代表的两次回信精神,发掘大赛优秀种子项目和选手,全面提升我校参赛项目质量,现启动2026年大赛优质项目和拔尖创新选手遴选培育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遴选要求
(一)项目要求
1.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学校在新工科、新能源、新材料、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健、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2.项目要充分考虑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优势,具有较高的可持续发展和成果落地转化潜力,鼓励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能够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项目需依托指导教师科研方向或团队既有科研基础,聚焦具体细分领域开展深化研究,学生需作为第一作者(或核心贡献者)已取得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调研报告等相关研究成果,且成果与项目核心方向高度契合,突出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的主导性与积累性。
4.已注册公司的创业团队、家族创业企业优先支持。
(二)选手要求
1.路演能力强,形象气质好,能够清晰传递观点、把控节奏、引发共鸣。
2.PPT制作水平高,能够设计兼具专业美感、逻辑层次与信息传递效率。
注意:参加2026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践项目立项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6)参赛项目。
二、工作安排
(一)大赛动员(11月-12月)
为更好地帮助师生了解大赛,熟悉赛事要点,双创中心将面向学院、实验室、硕博士生、本科生等开展多场主题宣讲,同时安排备赛要点、成果布局等专场讲座,具体时间安排请关注大赛工作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网站通知公告栏。
(二)走访交流(11月-12月)
为更好地挖掘优质项目与后备选手,中心将组织国赛专家深入学院进行走访交流。
(三)自主报名(11月15日-11月30日)
参赛项目团队填写报名表(附件1)后在各学院自主报名,由各学院统一选拔后向双创中心推荐。报名时需提交项目介绍PPT等展示资料;参选选手个人填写个人简历(附件2)向双创中心报名,并按照要求准备相应能力证明材料。
优质项目及选手选拔时间安排表
序号 | 工作 | 时间安排 | 地点 | 具体内容 |
1 | 大赛主题讲座 | 2025年11-12月 每周四下午 | 线上线下相结合,地点在飞书群提前通知 | 资深专家分赛道解读大赛的新变化、新趋势、新热点,介绍比赛和报名方式。 |
2 | 走访交流 | 2025年11月-12月 | 各学院、团队 实验室 | 走访学院、重点科研团队,向师生解读大赛。 |
3 | 重点项目以及后备 选手训练营报名 | 2025年11月15日- 11月30日 | 线上 | 参赛项目团队填写报名表(附件1)后在各学院自主报名,由各学院统一选拔后向双创中心推荐。报名时需提交项目介绍PPT等展示资料;参选选手填写个人简历(附件2),并按照要求准备相应能力证明材料。 |
4 | 大赛答疑 | 常年 | 双创中心 C308 | 针对报名和项目准备中的问题公开答疑。 |
5 | 重点项目以及后备 选手选拔 | 2025年12月1日- 12月20日 | 线上、线下 相结合 | 组织专家对报名项目以及选手进行集中选拔,并于2025年12月10日前公布入围名单。 |
6 | 重点项目以及后备 选手训练营 | 2025年12月- 2026年1月 | 线上、线下 相结合 | 选拔优质项目与选手进入备赛训练营,分赛道,开展项目与选手培育。 |
三、报名方式
各学院将初选后的优质项目资料(报名表、PPT等项目展示资料等)汇总打包(项目资料可命名为:“学院名称-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连同汇总后的附件1报名表,于2025年11月30日前集中发送至邮箱1486110843@qq.com;报名选手个人将简历(附件2)及相应证明材料于2025年11月30日打包发送至邮箱swpujsb@163.com,邮件主题标明“姓名+专业年级+学号”。报名后请加入QQ群,获取后续通知。
大赛官方信息通知群:

四、名单公布
双创中心组织专家对报名项目与选手进行集中选拔,并于2025年12月20日前公布入围名单,入围项目与选手统一参加优质项目及选手训练营。
其他未尽事宜,请与双创中心联系。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28-83037677
办公地点:双创大楼C308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202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