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志愿服务的热情与红色精神的传承。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西南石油大学志愿服务队与五通桥区委老干局携手,在前三日的系列活动,为夏令营的孩子们打造了一场融学习辅导、红色教育、情感交流于一体的成长盛宴。从课业辅导到军歌嘹亮,从故事讲述到代际对话,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爱国与奋斗的种子。
学习与陪伴:夯实成长基石
活动的前两日,志愿者们以专业与耐心构筑起孩子们求知的桥梁。晨曦中,志愿者们早已准备就绪,迎接背着书包、眼中闪烁着求知光芒的孩子们。在作业辅导环节,志愿者们不是简单地传授答案,而是俯身倾听每个孩子的困惑,用生活化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数学公式,通过画图分析破解语文阅读的难点。
课间时光则化身为思维与创意的游乐场。象棋棋盘上的运筹帷幄,积木搭建时的奇思妙想,志愿者与孩子们在游戏中建立起超越年龄的友谊。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缓解了学习的疲劳,更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为下午的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歌声与精神:点燃爱国情怀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稚嫩却坚定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为迎接建军节,志愿者们精心挑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咱当兵的人》等经典红歌,通过分句教唱、节奏训练、背景讲解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旋律中感受军魂。特别令人动容的是,起初羞涩的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鼓励下,渐渐放开嗓音,眼神中流露出对军人的崇敬。音乐老师出身的志愿者小林说:"教唱不仅是技巧传授,更是精神共鸣。当孩子们理解'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背后的奉献精神时,他们的演唱就有了灵魂。"
第三天,五通桥区委老干局组织的"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将红色教育推向高潮。10位老兵与20名儿童的代际对话,创造了本次活动最动人的画面。老兵宋明才讲述边疆哨所零下40度坚守的故事时,孩子们屏息凝神;看到老兵胸前泛黄的勋章,他们忍不住伸手轻轻触摸。当孩子们为老兵系上红领巾并敬队礼时,老兵尹苏连眼含热泪回礼的瞬间,红色基因完成了跨越半个世纪的传承。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比任何教科书都更直观地让孩子们理解了"最可爱的人"的含义。
收获与展望:成长永远在路上
前三天的活动虽短,却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五年级学生刘真勇说:"原来我觉得英雄都在书本里,现在发现英雄就在身边。我要像老兵爷爷们一样勇敢,像志愿者哥哥姐姐们一样乐于助人。"这种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相连的意识萌芽,正是本次活动最珍贵的收获。
志愿者们同样受益匪浅。队长王同学感慨:"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军人的崇敬,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其说我们服务了他们,不如说他们教育了我们。"这种双向成长,体现了志愿服务最本质的价值。
服务站墙上那幅由老兵与孩子共同完成的"致敬最可爱的人"画卷,将长久提醒着每个人:红色基因的传承不是一时一刻的仪式,而是融入日常的自觉。西南石油大学志愿服务队表示,将继续开展此类融合学习教育与精神传承的活动,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更多正能量。
在这个夏天,知识、歌声与故事交织成网,托举起孩子们成长的梦想;而红色的精神火炬,也在这场代际传递中愈发明亮,照亮着新时代少年前行的道路。
志愿者辅导小朋友绘画
一起歌唱经典红歌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