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在文昌宫党群服务中心,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围坐在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唐昌匠造·非遗赋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大哥哥大姐姐身旁。他们手中紧握着新奇的“画笔”——刚从田野小径、庭院角落采撷的绿叶、花瓣,正全神贯注地在纯白布艺帽子上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魔法”——植物拓印。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化身“自然美育导师”,耐心地向孩子们展示植物拓印的奇妙技艺。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精心挑选形态各异、叶脉清晰的植物,小心翼翼地将其排列在帽面上。随着小木槌富有节奏的敲击,植物的汁液慢慢渗透布料,清晰的脉络轮廓与天然色彩被永久封存于帽身之上。敲打之间,自然的呼吸被拓印,每一顶帽子都成为独一无二。

图 1 实践队队员指导小朋友完成作品
“看!我的帽子有朵小红花!”“我的叶子像蝴蝶翅膀!”活动现场,惊叹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创作成果,一顶顶朴素的帽子在他们的巧思妙手下焕发出盎然生机,跃动着大自然的斑斓色彩与独特形态。小琳同学兴奋地展示着自己布满枫叶的帽子:“这个叶子是我自己找到的,敲在帽子上真好看!我要戴着它回家给奶奶看”。

图 2 小朋友们认真制作作品
“植物拓印不仅是一门手工艺,更是引导孩子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之美、激发创造力的生动课堂。”活动负责人表示,“通过亲手触摸、感知植物的形态与肌理,再转化为个人创作,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与艺术的感知力在无形中被唤醒和滋养。”此次活动巧妙融合了劳动实践、自然教育与艺术启蒙,让文昌宫的孩子们在充满乐趣的动手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与创造的喜悦,为他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和难忘的回忆。

图 3 实践队与小朋友们合影
实践队员们以自然为媒,以美育为桥,通过这场在文昌宫开展的植物拓印帽子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撒下了热爱自然、乐于创造、感受生活之美的种子,让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童真之花。
图/杨媚羽
文/黄梦溪
审核/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