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想

您的位置:首页»师想»正文

汪敏:科研与教学 热爱是唯一的答案
来源:电信院   作者:汪敏  编辑:向发全  审核:李忠伟 终审:杜鹏    日期:2025-09-19  访问:

编者按: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勉励广大教师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开设“我的育人故事”专题栏目,展现我校一线教职工在平凡岗位上践行育人初心的生动故事,激励全校教职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展现石大人的使命担当。

有人问我,科研和教学,你更爱哪一个?我总觉得,这就像问一个人更爱呼吸还是更爱心跳。它们本就一体,都是我用热爱浇灌的事业。没有爱,再精密的数据也显得冰冷,再熟练的课堂也会失去温度。

许多年前,我带本科生做创新实验。组里有个男生,思路活跃却容易马虎,好几次都因为细节误差导致结果出问题,他有些沮丧。有一天晚上十点多,我回实验室取材料,发现他一个人还在操作台前反复调试。我搬了把椅子坐过去,说:“不急,我们一起再看一遍。”那个夜晚,我们没有急着纠正操作,反而聊起了我科研中连续失败三个月的经历。他笑了,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后来他告诉我,那一刻他突然明白,科研不是要与别人比拼速度,而是要对真理怀有敬畏与耐心。第二年,他的项目获了奖,毕业时他在卡片上写道:“谢谢您,让我相信踏实和热爱比天赋更重要。”

这件事让我深切体会到,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科研也不只是产出论文——它们的本质都是“以心传心”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真正的教育,发生在每一个细微的互动瞬间,发生在愿意停下来倾听、陪伴和等待的时刻。

做科研需要热爱。有人说科研是孤独的远征,但我却认为,有爱的科研更像是一场温暖的探索。它让我们在无数次失败后仍能重新开始,让我们愿意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学子。我记得自己刚开始研究一个知识嵌入深度模型时,曾经两个月毫无进展,是曾经一位老师的话点醒了我:“科研不是苦役,而是与未知的对话。你要享受这个过程。”如今,我也常常把这句话送给我的学生。

而教学,就是把对科研的热爱转化为启发学生的艺术。当我看到学生眼中因理解某个概念而闪出光亮时,当我读到他们充满思考的周报时,当我深夜收到他们分享新想法的邮件时,我都感到一种无比的幸福。这种幸福,来自于心灵的共鸣,来自于思维的碰撞,来自于见证成长的喜悦。

当然,这条道路并不总是平坦。我们都会遇到瓶颈和困惑,会有科研进展不顺的焦虑,会有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反思。但在这些时刻,我总会回归最初的信念:教育的本质是爱,是相信,是陪伴。它不是宏伟的宣言,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是对学生周报每一句用心的回应,是把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的努力,是课后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的执着。

从科研到教学,我越发觉得,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守望。我们用知识照亮学生前行的路,用鼓励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焰,用耐心陪伴他们成长的每一步。这个过程,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脚踏实地;不追求即刻的回报,而是等待时间作出的回答。

愿我们都能怀揣这份真挚的爱,在科研中不忘为什么出发,在教学中不吝给予信任与耐心。因为真正的教育,就是用爱点亮爱,以心育见未来的过程。

  汪敏,电气信息学院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先后于2015年、2018年获得西南石油大学第二届、第三届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并获得“十佳教师”荣誉称号。